第169章(第10頁)

  他朝北方拱手道:

  “而皇帝陛下,也不是秦昭王,更不是勾踐,他能下士,用人不疑,所以才能成就比二者更大的成就!”

  “王翦父子滅五國,皇帝卻能反複起用,再不濟也能安享晚年。我雖然南征北戰,功至徹侯,但與之相比,亦不算什麼……”

  近幾年,黑夫已經在盡量藏拙壓制自己了,做事不做滿,擊匈奴的風頭讓給李信,伐海東的風頭讓給扶蘇。

  所以在黑夫看來,自己藏得還算好,根本沒到“功高震主”的程度,完全想不出來,秦始皇為何會對他下手?

  本打算隔岸觀火,以待時變的黑夫不知道,鹹陽的一系列變故,已将熊熊烈焰引向他了……

  話雖如此,但人與人之,尤其是君臣之間,的确是不存在信任的。

  陸賈說的黑夫都懂,在番禺幫他練兵的韓信,不就是“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烹!”的最典型例子麼?曆史上,漢高祖拿下韓信,是不是類似的手段來着?

  黑夫不想做了韓信的前車之鑒,更不會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寄托在帝王的仁慈承諾上!

  等陸、利二人退下後,他思索道:“我若去,在邾城侯駕,待谒見之時,秦始皇很輕易,就能令武士擒我,隻需要一人之力耳。”

  “但我若不去,便是違诏,是叛逆,皇帝可命将統兵伐之,我在鹹陽、南郡的家人也要遭殃。”

  這下有點左右為難了,所以,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還得知曉,更多關于北方的情報,以此判斷局勢。

  隻可惜,它們都被朝廷的六百裡加急拉在後頭。

  好在任嚣遲遲未歸,子嬰也不敢接下軍權虎符,就這樣,等到十二月下旬時,黑夫總算接到了一封來自北方的信……

  來自膠東,來自陳平的警告!

  ……

  信是陳平在兩個月前寫的,走的是海路,今日方至。

  他在信中,告訴了黑夫一件近日才傳到嶺南的“新聞”。

  “平聞東郡天降隕石,上刻‘始皇帝死而地分’,皇帝尚在,人心已動,皇帝若去,天下必叛……”

  針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局勢,陳平給黑夫獻了一策。

  “秦為無道,天下苦之,始皇帝所逝,中原郡縣豪長必興軍聚衆,畔秦相立,擾亂中國。”

  “值此之時,君侯把持嶺南,擁兵十餘萬。南海僻遠,君侯可興兵絕道自備,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裡,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屯田練兵,以待時變。至天下殘破疲憊之際,君侯再北出三關,虎争天下,掃江南,奪南郡,舉兵入武關,占鹹陽,則大事可定也!”

  “平與曹參,亦可于膠東響應君侯,以為策應,助君侯抵定中原!”

  “屆時,君侯進則可為成湯、周武,退可為伊尹、周公……”

  黑夫合上信,無奈地搖頭:

  “陳平這小白臉,膽子越來越大了,信中每個字都夠他誅三族啊……”

  不過,陳平對局勢的分析是到位的,幾乎完美預言。

  而那句“進則可為成湯、周武,退可為伊尹、周公”更是搔到了黑夫癢處!

  他之所以南下領兵,就是想在無從改變秦始皇做派,也無從操縱政局的情況下,先豐滿自己的羽翼。

  有劍在手,才有底氣做事,重鑄秩序,靠的是槍杆子,可不是靠嘴炮和空等,更不是将一切都寄托在一個能否繼位都難說的“好皇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