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夫親自挽着韓信出院,還壓低聲音,對韓信私語道:
“在我眼裡,你韓信,可不止是一把宰牛刀。”
“而是一柄,屠龍寶刀!”
……
沒撈到差事的韓信被誇得心花怒放,心滿意足地走了,卻不知黑夫回到院中,卻暗自搖頭:
“再不壓一壓,讓被甩後面的衆人多立點功趕上來,你這把刀,我很快就用不動了。”
過去月餘時間,黑夫幾乎每一仗都在行險,對韓信是不得不用,若無此人,長沙、江陵的戰事,勝負還真很難說。
眼看危局已過,短時間之内不會有大戰,就乘機将這把刀收一收藏一藏。
這時候,陸賈過來,除了今日會議的記錄外,還獻上了一篇熬夜寫就的文章。
“這麼快?”
黑夫有些吃驚,要知道,陸賈可是昨天半夜才到啊,雖然自己跟他說了所需文章的大概内容但光是想那些典故,就得好一會吧。
陸賈笑道:“來到江陵,聞君侯之大勝,見南郡之新貌,不由欣喜,故文思如泉湧,這篇文章,按照君侯所籌畫的草稿,加以補益,一氣呵成,請君侯觀之……”
說着陸賈将輕薄的紙張雙手奉上。
文章的開頭并不出彩,無非是如複讀機般重複過去的話,聲讨奸臣逆子弑君篡位,搞得天下闆蕩,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強調了南征軍“靖難”的正義性。
接着又說明武忠侯在江陵的政策:包括減租減息,廢除部分百姓诟病的嚴苛條律,但又将維持《賊》、《盜》等律,以保證江陵的治安。
最後幾段才是最重要的,不僅要在江陵散播,還要讓天下皆知!
“自古邦國執政之臣,曷嘗不得賢人君子佐之,周公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今江陵初定,荊州不安,靖難未成,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天下大亂時,最重要的是什麼?
人才!
而且隻嫌少,不嫌多,随着控制地盤的擴大,黑夫的幕府也咎待擴充。
在用人上,黑夫可以說是廣開門徑,希望社會各階層的有才之士,都能踴躍加入自己。
他同意讓投誠的江陵諸吏官居原職,如自己的故舊滿、唐覺等,更委以重任,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娴熟律令戶籍的秦吏,是新政府的基石。
在此之餘,黑夫還延續了昔日在膠東的政策,向本地豪長勢力示好,讓三老、豪長們舉薦族中良家子弟來,充當親衛、近吏,得了這群地頭蛇投靠,辦事就方便多了。
這都不新鮮,新鮮的是第三條,給了那些在秦朝體制内沒有出頭之日的人,一個全新的跻身階梯:
“古人雲,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築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裡奚舉于市。故知非獨官府豪門,裡闾陋巷之中,亦多賢能之士。”
“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今荊州五郡,戶數十萬,人文荟萃,不論布衣、贅婿、商賈之屬,但有文武之才,或能出長策、奇計,而助餘靖難功成者,且效毛遂自薦,凡有真才實學者,吾必得而用之!”
——《武忠侯告荊州父老書》!
……
第0769章
三楚
求賢令一出,郡祭酒的廳堂外便擠了不少人,有看熱鬧的,也有躍躍欲試的。那些過去不曾任官,也沒個好出身,無人舉薦的江陵布衣士人們相互謙虛,看上去十分揖讓,實則仍有些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