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不會強留任何人,想回家的,便回家去罷。”
話已至此,已無人再起身離去了,他們多了對未來的擔憂,也生怕一起身,袍澤那想将自己生吞活剝的目光……
黑夫,露出了滿意的笑:“接下來的話,是對願留下來的人說的。”
“南征已結束了,但戰争沒有,吾等過去曾奉命征服百越,又一起打回家鄉,兩個月的時間裡,從嶺南反攻到江漢,屢敗強敵,所向披靡!”
“可從今日起,吾等要做的事,已經變成了另一個。”
話音剛落,一面新的旗幟,已在黑夫身旁樹立,與昔日的“南征軍”一般,上面,也寫有三個秦隸……
識字的軍吏,擡起頭,努力睜大眼睛,念出了其中兩個……
“北……”
“伐?”
“沒錯,吾等不應沉溺于短暫的安樂,為了将來能長享和平,宜将剩勇追窮寇!奉天靖難,北伐中原!”
黑夫一掃方才的“心灰意冷”,再度變得鬥志昂揚起來:
“古人雲,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吾等是義師,不是叛逆!這面新旗幟,不止要插在江漢,還要插上南陽、武關,插到鹹陽城頭!”
“從此刻起,南征軍,更名為:北伐軍!”
……
第六卷
繼業者
第0777章
陳勝吳廣
秦始皇三十七年,五月下旬。
鲖陽(安徽臨泉縣鲖城鎮)過去并不起眼,它隻是陳郡平輿縣和寝丘縣之間的一個小鄉邑,戶不過千,城邑也十分狹小。
但現如今,鲖陽也算知名,因為十四年前,還是一介百将的黑夫,在此以寡敵衆,大破楚軍兩位封君,順利突圍,那一戰被黑夫黨羽們吹為“秦楚戰争的轉折點”。
後來,黑夫又以棺椁數百,将當日戰死的秦卒屍首運送回鄉,真是有情有義……
當地官府倒也會來事,竟将昔日秦軍士卒安身的空冢設為一亭,名曰“忠義亭”,大有讨好南征軍統帥的意思。
但數月來,劇情卻突然發生了巨大轉折,得知武忠侯在南方叛亂的消息後,鄉啬夫十分驚恐,生怕被當成“黑黨”,遂勒令将此亭的牌匾被匆匆取下,砍斷做了亭舍裡燒飯的柴火。
近日忠義亭每天都要為過路軍隊,提供大量柴火。
據悉,已改名“北伐軍”的南方叛軍,正猛攻冥厄三關。那三關位于南陽、南郡、陳郡、九江交界處,南陽郡控制的鄢縣、随縣也遭到突襲,兵力不足,便向陳郡請求支援。
不巧的是,在“淮南群盜”圍攻下,岌岌可危的九江郡也在請求陳郡幫忙。因九江郡的求援先到,陳郡五千郡兵早已趕赴下蔡,如今南陽告急,想着“唇亡齒寒”,陳郡守咬了咬牙,還是勒緊腰帶,發各縣闾左前往支援戍守。
位于陳郡中南部的鲖陽鄉,就這樣成了戍卒們南下的必經之路。
炊煙升上天空,亭長忙着張羅人造飯,還不住催促亭卒:“今日有兩位縣尉要押送戍卒,路過此處,要給他們備好粳米和肉,其餘的屯長也要準備好醬菜,動作快些!”
催促完偷懶的亭卒後,亭長自到亭外眺望,他不止看到北邊緩緩走來的九百戍卒,聽說這群人來自陽夏縣,也看到了他們頭頂上,濃郁如墨的烏雲……
戍卒隊伍之中,被臨時任命為“屯長”的陽城人陳勝也擡起頭來,這個濃眉大眼的壯年人露出了笑,對一旁的吳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