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8頁)

  兵法雲:故智将務食于敵,食敵一鐘,當吾二十鐘;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

  這是韓信在南陽郡的策略,隻要是打下的縣、鄉,雖然他們原則上不滋擾民衆,不向庶民黔首掠糧,但官府的倉禀裡,不能留一粒糧食,就算白送百姓無人敢收,也得一把火燒了!

  吳廣運着糧秣回營時,遠征軍的正副兩位将領,正望着高大的宛城興歎。

  “父親與我說過。”

  利倉仰望着城門緊閉的南陽郡首府宛城,說道:“十五年前,他随武忠侯服徭役,帶着幾十個刑徒去淮陽,因為王贲正在圍攻那,東門叔父、季叔父、共叔父等皆在左右。”

  “當衆人走到宛城時,正好聽到王贲破淮陽的消息,接着便是一道調令,讓南郡戍卒去魏地,聽王贲調遣,水淹大梁,攻滅魏國,武忠侯便是在那場戰争裡扶搖而上的……”

  “當時誰能想到呢?今日不過是一屯長的武忠侯,竟與昔日将軍王贲分為兩軍統帥,對決于江漢,而十五年前還是無知孩童的吾等,也躍進千裡,轉戰四郡,震動中原!”

  一旁的韓信聞言,大笑道:“這說明,王贲老了!”

  而他們,正值當打之年!

  韓信是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他制定的“先西取魯陽,避南陽軍鋒芒”的策略,被證明再正确不過,南陽尉急于剿滅後方“叛軍”,竟直愣愣地朝颍川殺去,追得另一個韓信倉皇東竄,跑到了召陵。

  九月初,乘着南陽軍打錯人的當口,韓信已帶着一萬五千人奇襲魯陽關,又截獲了大量糧秣,帶了一部分,又将大部分連帶關城一起燒了。

  旋即迅速南下,進入郡兵北上“平叛”後空虛的南陽郡,日行六十裡,出現在宛城近郊,前鋒數百騎差點沖入城門,頓時引發了宛城震動!

  負責監軍的左丞相馮去疾本就為後方兩條糧道斷絕的亂相焦頭爛額,令南陽守、尉務必解決颍川之敵,宛城守卒隻剩下五千。

  誰料那邊才發回捷報,敵軍卻又好似從天而降,突然兵臨城下,頓時吓了他一大跳,立刻派人去給王贲報急。

  軍無辎重則亡,且宛城一旦有失,大軍将完全失去後方。這也使得王贲幾乎要突破漢水防線,卻不得不撤兵,功敗垂成……

  而另一邊,韓信與利倉也知道宛城的重要,它是王贲軍糧食的集散地,也是著名的冶鐵中心,更是戶口兩萬的大城。

  但正因如此,想以萬五千人攻取此城,無異于癡人說夢,在城下耀武揚威,破壞了城外一些道路橋梁後,韓信與利倉琢磨着,也差不多是時候跑路了……

  利倉颔首:“是該走了,吾等在南邊的斥候回報,近日往北來的王贲軍斥候多了好幾倍,王贲恐将回師。”

  不止王贲,上了韓信鬼當,去颍川狠狠鎮壓了韓人暴動的南陽守、尉也正急匆匆地撤回來,預計南北兩軍的前鋒,三日後将至宛城,到時候他們将被包圍,想走都走不了了。

  但等分散在宛城附近奪糧的各支部隊紛紛歸來後,衆人整裝待發,但讓利倉震驚的是,韓信卻下了一個讓他匪夷所思的軍令。

  “向西行軍!”

  “且慢!”

  利倉大駭:“韓将軍,吾等不是該向東,回汝南去麼?”

  “沒錯。”韓信颔首:“擊舞陰,過方城夏道,再回到汝南,的确是最便捷的路。”

  “但利都尉,你是否想過,汝等能想到,王贲豈能想不到?”

  “韓将軍的意思是?”

  韓信道:“若我所料不差,王贲回師南陽,定已派人去東邊攔截,吾等向東,卻正中其下懷!”

  “故不如,反其道而行,去西邊!”

  利倉忍不住抹了把汗:“韓都尉,南陽的西邊,就是武關道啊,敵軍重兵把守。”

  “那正好。”

  韓信卻笑道:“吾等已亂颍川,焚魯陽,斷了南陽兩條糧道,但仍不圓滿,馮去疾定會請關中送更多的糧食來,這便去西邊,打從關中來的兵糧個措手不及,再燒幾十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