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3頁)

  “吾二人同為丞相後,損益律令,平鬥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此罪四矣。”

  “治馳道,興遊觀,随始皇帝巡視九州,以見主之得意,此罪五也。”

  “始皇帝不幸崩逝,你我同為先皇欽定的輔政大臣,擁立今上繼位,商議緩刑罰,薄賦斂,以安天下人心,此罪六也。”

  “恰逢黑夫叛亂,六國複辟,汝又受命于危難之際,東至南陽,為通武侯監軍,轉運糧秣,如履薄冰,此罪七矣。”

  “汝為報先皇恩德,為大秦社稷,奔波四十年,直到被捕前一晚還在書寫奏疏,真是嘔心瀝血,此罪八也……”

  李斯朝馮去疾長揖及地:“這便是我在陛下面前,陳述的馮君八項大罪!”

  “也隻有通古還記得了。”

  馮去疾有些觸動,老淚縱橫:“通古懂我,通古信我。”

  “我自然信你。”

  李斯動容道:“天下人都知道,馮去疾若也暗中謀叛……”

  “那這世上,就再無忠臣了!”

  ……

  少頃,飲下幾盅酒,李斯離開前寬慰馮去疾道:“有李斯在,獄吏不敢動馮君,且安心等待,斯定會竭盡全力,解救馮馮去疾信之不疑。

  等李斯出了廷尉官署大牢,上了馬車,方才随他進去的次子李于低聲問道:

  “父親當真要救馮去疾?”

  “救他?”

  李斯微閉眼睛,嘴角卻露出一絲譏诮。

  “我今日入宮試探了陛下,他将馮去疾下獄,真正想株連置之于死地的人,是公子高!”

  “陛下殺兄殺馮之心已決,眼下,恐怕連我李斯都受其猜忌了,自顧不暇,哪還有功夫,去救别人!?”

  ……

第0836章

  “二世皇帝猜忌我家?”

  聽李斯如此一說,李于大驚駭然。

  但李斯看向馬車之外,似不想繼續說這件事,李于隻好轉而道:

  “父親,公子高自從先皇崩逝後,一向謹小慎微,不敢邁出家門半步,隻躲在院子裡挑肥種菜,二世皇帝為何欲置之于死地?”

  “皇室自與尋常人家不同。”

  李斯撫須道:“公子高是皇次子,朝中群公子之長,先皇在扶蘇出奔後,一度曾想立他為嗣君……這便是罪,足以萬死!”

  “今上乃始皇帝少子,若非扶蘇出奔,公子高拒不為帝,本不當立。于是,二世皇帝雖是堂堂正正奉遺诏繼位,但一直忐忑不安,為安己心,連扶蘇次子都要缢死殉于骊山,豈會放過頗有賢名的公子高?”

  李于了然:“所以公子高,才是馮氏一案的根源?”

  李斯道:“不錯,今上早就想對他動手,隻苦于沒有借口。恰逢江州城破,黑夫施展離間之計。蜀郡已投黑夫,蜀中兵塞葭萌關,劍山險峻,連猿猴都過不去。黑夫又遣偏師入漢中,取西城,堵米倉道。道已絕,巴蜀的真實情形根本傳不到關中,于是馮劫究竟是死是降,遂成了謎,馮去疾是百口莫辯了,再牽扯上公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