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5頁)

  李于駭然:“形勢當真如此嚴重?那我家該怎麼辦?”

  “未雨綢缪,不可不早做準備,我給你講個故事罷。”

  李斯不急不緩,拿出了貼身的玉。

  他的玉和一般的玉不同,非玦,非璜,非佩,也不是龍鳳龜等瑞物,卻是一隻……

  大老鼠?

  黑玉雕琢的老鼠好似真的一般,捧在李斯手心,老丞相眼睛周圍的皺紋都眯了起來。

  他想起了往事。

  “我昔日在楚國上蔡為小吏,見廁中鼠與倉中鼠。”

  “廁中鼠食不潔之物,近人犬,數驚恐之。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屋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我遂有所悟,知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于是毅然辭官,入蘭陵,向荀卿學帝王學,以尋明主輔佐。”

  “等來到鹹陽,為呂不韋門客,但亦未敢忘昔日之卑賤。我入宮為郎,見到了宮中之鼠,時常關注。有一天,忽見一棟舊宮室中忽然跑出了幾十隻大鼠,一時傳為奇事……”

  “結果才過了幾個時辰,漢中地動,鹹陽亦有震感,這棟商君時建的舊宮室大梁為白蟻所蛀,竟也轟然倒塌,壓死了好幾人,但老鼠,一隻未死!”

  他盯着兒子:“為官者,看似富貴顯赫,實則亦如宮室之鼠也,你所在高樓何時塌,心中得有數。”

  “呂不韋位極人臣,号仲父,封洛陽十萬戶,但我卻預感物極而衰,他遲早要倒台,遂竭力向始皇帝表忠,成功擺脫呂氏門客身份。”

  巍峨的鹹陽宮已被抛在身後,李斯回首盯着它,握緊手中玉鼠:“時至今日,我能感覺到,這樓,又在搖搖欲墜了!”

  “王贲、我、馮去疾、馮毋擇,始皇帝為大秦留下的四根柱子,已倒其二,不……王贲傷病纏身,恐時日無多,若隻剩下我,獨木難支啊,這廣廈,恐怕真要塌了!”

  胡亥扶不起,傾倒的江山撐斷了三位忠臣的腰,他李通古快八旬的人,繼續豁出老命扛?

  還是算了吧!

  李斯看向兒子:“你說,樓塌之時,鼠尚知走避,人能連鼠都不如麼?”

  他于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但物極則衰,李斯不想晚年落得凄涼收場。

  至少在他死之前,還可以亡羊補牢,站最後一次隊,讓子孫不至族滅!

  李于湊近:“父親的意思是……”

  李斯撫須:“陛下倒行逆施,屠兄侄,殺忠臣,趙高推波助瀾,吾非不谏也,而今上不聽也,為之奈何?”

  李于肚子裡是有些學問的,有些害怕又激動地說道:“荀卿曾言,君有過謀過事,将危國家、殒社稷之懼也,大臣父兄有能進言于君,用則可,不用則去,謂之谏;有能進言于君,用則可,不用則死,謂之争……傳曰:‘從道不從君’,此之謂也。”

  “馮去疾死,為争臣,父親……或可為谏臣!”

  李斯滿意地笑了:“現在,你知道我為何不救馮去疾了麼?”

  李于垂首:“兒愚笨,未能領悟。”

  “我來告訴你罷。”

  李斯對兒子附耳道:“沒有比幹,微子啟的所作所為,便是背棄殷商先祖,遭世人唾棄。”

  “但比幹一死,微子啟降周,便是仁賢長者,識時務的俊傑,乃代武庚,故殷之餘民甚戴愛之。周武王,非但不能殺他,更要尊以高位,對微子啟的子孫,一邊提防,一邊優容,尊為宋公,以賓客待之。”

  “所以為了讓李氏的選擇不至于突兀,為了讓大秦少在這場内戰裡再多流血,馮去疾,必須死!”

  李于無言,跪在車内,對父親又畏懼,又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