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現在趙高進退維谷,他的權勢,尚未到曆史上指鹿為馬的程度,朝中看他不順眼的人多得是,矯诏除掉王贲,前線手握數十萬大軍的王贲?簡直是癡人說夢,更何況,就算幹掉王贲,北面控制五萬邊軍的王離,也不會善罷甘休啊。
所以趙高才向李斯求助。
“看似求助,實則是想探探我的态度。”
李斯冷笑,既然趙高不敢親來,他也不親自接見,而讓兒子代勞:“我的話,你傳達給閻樂了?”
李于點頭:“順着趙高之意,我說父親也認為,此事乃黑夫的離間計,其用心歹毒,就是想讓朝中鹹陽君臣将相不和,自相傾軋!”
“父親不希望朝中生亂,叫黑夫和六國群盜得了機會……”
“我又言,對郎中令來說,為今之計,有二!”
那兩計,是李斯反複斟酌過的,他早就料到趙高束手無策時,會來求助。
“其一,以通武侯身體不适為由,調其歸朝,陛下親自與之解釋清楚,前線暫時置換他人為将,人選,由今上與郎中令定。”
“其二,眼下關中前線輿情洶洶,郎中令繼續呆在朝中,反倒不利,不如暫避鋒芒,前去骊山,為先帝守陵,以正清白!”
看似為趙高着想,可實際上,李斯的真正目的,卻是一石二鳥。
“王贲回朝,被卸除兵權,趙高離都,也失了近在二世身邊的優勢。”
李斯捋着胡須:“順利的話,關中、鹹陽,政将歸于老夫。而我家在軍中雖無勢力,但前線不論派誰去,就算他确實是今上與趙高都信任的人,也會被将尉抵觸、憤恨,難以控制全軍,必為黑夫所敗。”
這樣的話,李家“反正”的條件便都齊全了,黑夫能順利叩關,李斯則拱手獻上鹹陽!
他讓二兒子退下,喚來從自己做郎官起,就始終追随的老家臣。
“李季,你帶上兩名家臣,持我通關符節,去往漢中,設法輾轉至南方,見到黑夫,提出要見我兒李由。”
“若李由的确還活着,便替我問黑夫幾件事。”
李斯起身道:
“第一件,李氏和他黑夫,是仇怨多一些,還是恩義多一些?”
“第二件,十二年前,老朽與他在章台宮階梯上的對話,黑夫還記得麼?”
“後生可畏,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老朽可以讓出來,一同奉上的,還有完好無缺的鹹陽城!”
老家臣垂首:“若長君子有恙,甚至死了呢?”
李斯微微一愣,這并非不可能。
但他隻歎了口氣:“春秋時,公子州籲弑衛桓公自立,大夫石碏之子石厚從焉。”
“石厚陪同州籲出訪陳國時,石碏卻讓家宰告于陳侯曰:‘此二人者,實弑寡君,敢即圖之。’于是陳人執之,殺州籲于濮、石碏也使其家宰去殺了石厚。”
李斯咬着牙道:“李由不明事理,助纣為虐,多有得罪。今其敗亡,自取其咎也,李斯雖非純臣,卻也有大義滅親的覺悟!”
家宰應諾而退,李斯望着窗外高高升起的皓月,喃喃道:
“李斯有許多兒子。”
“但保全宗族延續、富貴的機會,卻隻有這麼一個!”
……
李斯派家人出關之際,趙高府邸中,趙郎中令也聽完了女婿的回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