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第8頁)

  複任郎中令的趙高從望夷宮回到鹹陽府邸中時,女婿閻樂便向他賀喜。

  “王贲已死,黑夫又受阻于武關之外,婦翁可高枕無憂了!”

  他壓低了聲音:“與六國的通洽,是否還要停下?”

  “得抓緊,絲毫不可放松!”

  趙高搖頭道:“王贲雖亡,但其舊部恐怕亦欲殺我而後快,還有那黑夫,卻離鹹陽越來越近了……”

  一條惡犬在門外龇牙咧嘴,一旦開門,它就會撲過來咬斷你的喉嚨,由不得趙高不害怕啊……

  “且陛下病急亂投醫,非但不欲誅殺蒙恬兄弟,更有釋放之意,蒙毅是我仇人,若放出來,得了勢,必藉王贲誅我之言。”

  趙高感覺自己已經玩崩了,現在裡外不是人,王贲舊部、蒙氏兄弟、黑夫都想要他授首。

  就算有胡亥庇護也沒用。

  “秦大勢已去啊,陛下欲調王離南下為将,但吾等都知道,這位武城侯不比乃父乃祖,隻會誇誇其談,卻無将兵隻能,是絕對靠不住的。”

  而且趙高還警覺地發現。

  “李斯有鬼!”

  “這老賊不知在想何事,一味附和我,欲阻撓蒙恬、王離為将……”

  搞不好是同行?趙深海有種不妙的預感。

  他一面得提防李斯,另一面,與六國的溝通,還是得抓緊!

  趙高頗為焦慮地看向東方:

  “也不知張敖,可否抵達魏地了?”

  ……

  二世元年四月中旬,張敖此刻正在翻過太行山,走在轵關陉(河南濟源縣)上。

  太行山橫絕千裡,将山西與河北分開,不過在高聳的山系間,也有一些溝壑小道,稱之為“陉”。

  轵關陉便是後世“太行八陉”的第一陉,位置最南,處于太行、王屋二山之間,當地傳說是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帶着子孫開道,感動天帝後,讓操蛇之神移開的。

  繞過王屋山麓,山勢越發起伏不平,道路漸漸狹窄起來,綿延的山嶺占據了天空,一個又一個的隘口出現在面前。

  轵者,車軸之端也,轵道者,通道僅當一轵(車)之險關也,一路都是山間羊腸小道,所經之處,崇山峻嶺,瀑流湍急,實為險隘。

  在其末端,又有轵關橫絕,張敖手持來自鹹陽的通關符節,才順利過關,抵達河内郡。

  張敖行走在河東時,還隻見一片太平,但河内就不同了,所見盡是往西走,欲通過轵關去河東的難民——他們是為了避讓戰禍,秦軍與趙、魏兩國正在河内鏖戰。

  原來,張敖走在路上的個把月裡,關東形勢再度發生了變化。

  随着王贲死訊傳到三川、颍川,當地秦軍的士氣也大為降低,而楚軍主力,卻已從陳地抵達大梁,在韓人的配合下,在熬倉吃過一次憋的項羽再度對荥陽發起猛攻,荥陽秦軍不能守,遂燒毀敖倉後撤離。

  敖倉近百萬石糧食,就這樣化為灰煙,據說大火燃了三天三夜,就算在大河對岸的河内郡,動動鼻子,也能聞到烤粟米的香味……

  項羽未能獲取敖倉之糧,氣急敗壞之下,又屠了荥陽城,旋即揮師西進,雖在京、索之間再敗蘇角,斬首虜近千,卻受阻于成臯之塞,三川守趙贲派兵支援蘇角,穩住了陣線。

  今已半月,楚軍依然無法越過虎牢之險進軍洛陽,更不用說函谷關了。

  這就好比,黑夫已到大門口,砰砰砰敲門了,但楚軍距離關中,卻還隔着一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