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裡外,一隊東胡騎兵再度從山上馳騁而下。
這群殺不光的胡虜!
扶蘇說好的援兵,又在哪?
“乃公怎總是這麼倒黴?”劉季喃喃自語。
“近幾年沒遇上一件好事,莫不是被人奪了運氣?”
來不及思考更多,這時候掉頭逃跑反而是将後背交給敵人的箭。
“結陣!”
身為五百主,劉季發出巨大的呐喊聲,還存餘的戍卒紛紛朝他靠攏,手持戈矛或殘缺的盾牌,咬着牙并肩站立,不管是燕人、楚人、趙人還是秦人,現在都隻能将身側交給對方,目光盯着前方!
東胡人越來越近,劉季甚至能看到馬蹄濺起的泥土,以及胡人高高舉起的彎刀……
這又是一場死戰!
“架矛!”
劉季能感受到肩膀傳來的劇痛,能聽到旁邊沉重的呼吸,能察覺到衆人握着矛杆微微顫抖的手!
胡人不會傻乎乎沖到矛陣前,他們開始在五十步外停下戰馬,取下弓矢,準備釋放一矢後朝兩邊奔去,旋即再度回旋,如此反複,不斷殺傷,讓中原人流血,讓他們崩潰。
但就在一衆胡騎勒馬停下的當口,卻有一人身騎赤馬,從側面的霧中沖出,九尺矛,七尺馬,甲胄鮮明,外裹白袍,骁勇如龍。
而在他身後,則是同樣一往無前的數百騎!
援兵到了!
公子扶蘇一騎當先,橫矛帶領遼東騎從,沖入胡人之中!
……
梁惠成王十三年,鄭(韓)厘侯使許息來緻地:平丘、戶牖、首垣諸邑及鄭馳地。我取枳道,與鄭鹿——《竹書紀年》
第0867章
當立
距離遼西首府陽樂城(遼甯義縣)六百裡的草原深處,有一片赤紅色的山脈,東胡語稱之為“烏蘭哈達”。
烏蘭為赤色,哈達意即山峰,烏蘭哈達,就是赤峰!
赤峰腳下,便是東胡的大本營,一座石冢矗立在此,碩大無比,上面插着的牦牛尾旌旗在碧波蕩漾的草原上灑下迆長的影子,為遠方紅色山巒的風景加上了邊框。
圍繞着石冢的,則是數不清的氈帳,門向東開朝着太陽升起的方向。眼下正是日出之時,草葉上的露珠尚未蒸幹,東胡人不論男女老少,便走出帳篷,朝着赤山跪拜,眼中滿是景仰。
在東胡人的傳說中,遠古時,天上的女神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撒在了山上,因而出現了九個紅色的山峰,而那名女神遭到蒼天的懲罰,降臨人間。
在這裡,她遇到了饒樂水伯,兩位神祇結合,這才有了東胡部族,所以,東胡人一直視饒樂水(西拉木倫河)為父,視赤山為母。
典籍裡,中原對東胡的記載也很早,早到商周之際,召公北征燕、毫之後,就有東胡部落向周朝進貢過“黃罴”。不過當時,東胡與諸夏之間還隔着一個山戎,齊桓公北伐破山戎後,東胡部衆繁衍,才逐漸南下進入山戎故地,也就是燕、代之北。
那時候的東胡依然是一個分裂松散的部族,數十個邑落散布在廣袤的草原上。
邑落首領并不世代繼承,誰最勇猛強健,并能夠決斷格鬥争訟等事,就會被族人推選為邑落首領。數十個有血緣關系的邑落又結成一個部落,再推選出一位大首領,占據一片百餘裡的草場。
不過,為了同草原上的鄰居匈奴競争,東胡各部開始團結在一起,推舉最強大的部落首領為東胡王——中原人這麼稱呼,但按照東胡的規矩,應該叫“大人”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