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第4頁)

  不過,為了同草原上的鄰居匈奴競争,東胡各部開始團結在一起,推舉最強大的部落首領為東胡王——中原人這麼稱呼,但按照東胡的規矩,應該叫“大人”才對。

  有了東胡王後,東胡變得更加強大,雖然平日裡逐水草而居,食肉酪,但遇上草原的牛羊病死,或者水草不夠肥美的年頭,東胡便會在東胡王帶領下,便會成群結隊地向周圍的部落邦國發動進攻,掠奪他們的糧食和人口。

  這種劫掠一般集中在秋冬兩季,遼東地區的貊人和穢人深受其害,隻能臣服于東胡。

  不過作為七雄之一的燕國卻沒這麼好脾氣,燕昭王時,令秦開潛入東胡為質,在摸清楚東胡戰法,底細後,秦開率燕軍大破東胡,奪取遼東,拓地千裡,又築燕長城,将東胡趕回了草原。

  距離那場大敗已過去四代人,新一代的東胡王被選為“大人”後,卻遇上了兩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第一個便是匈奴遭到秦朝重創,冒頓弑父自立為單于,遠走漠北,于是東胡便堂而皇之地接收了匈奴的東部領地,連帶部族民衆,甚至強迫冒頓每年給東胡上貢。

  第二,則是強大不可一世的秦朝也崩潰了,燕趙豪傑叛亂不休,漁陽、右北平的戍卒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秦吏。

  乘着中原一片混亂,東胡王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越過長牆!”

  開春後,東胡各部在饒樂水大會,旋即大舉南下,他們俗善騎射,幾乎人人皆兵,最開始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漁陽、右北平兩郡燕山以北地區全部淪陷,當地軍閥臧荼不敢與東胡為敵,将人口全部撤回内地,放棄數百裡疆土,任由移民的城寨農田,重新變成東胡人的牧場。

  但在随後進攻遼東、遼西的過程中,東胡人卻遇到了未曾想到的阻力。

  一位号稱是秦朝王子的人,帶着一群身上滿是凍瘡的戍卒,在襄平城下給了冒進的東胡牧民沉重一擊,随後又組織善騎馬的遼東土著,向北迎擊,一路将東胡趕回長城一線……

  胡人一向是欺軟怕硬,既然遼東難啃,那就去遼西呗。

  豈料那王子不依不饒,又帶着兵卒殺向遼東,解了陽樂城之困,并在白狼水(大淩河)重創東胡王的部隊。

  東胡雖善騎射,但甲兵仍與中原有代差,不然也不會被戰國七雄裡墊底的燕打得抱頭鼠竄了,當遼西遼東的居民得到武器被組織起來後,胡人也讨不到好果子。

  眼看遼東遼西不易攻打,而所掠的人口、财物也足夠,東胡王遂撤兵回了赤山……

  不過清點人數,這竟是自秦開擊破東胡後,東胡損失最重的一次,上千名部族戰士倒在白狼水,好不容易才搶回屍體。

  就像關東的中原人相信,自己死去以後魂靈将返回泰山一樣,東胡人也認為,所有人死後,靈魂也會在赤山彙集,而戰死者,更将被安置在山頂,回到女神母親的懷抱。

  他們送葬的方式很特殊,以棺木收殓屍體,有悲哀哭泣的儀式,但到下葬的時候用歌舞相送。

  每家每戶還要養一隻肥肥的狗,以黑狗為最佳,用彩色的繩子牽着,與死者所騎的馬和衣服物品一同焚燒,這意思是要狗護送死者的魂靈返回赤山。

  于是此時此刻,赤山周邊,便燃燒着上千個火堆,空氣中彌漫着烤狗肉的香味……

  東胡王抽了一下鼻子,卻拒絕了義憤填膺,請求對遼西、遼東再度發動進攻,為這些死者報仇的邑落首領們。

  “去白狼水報仇的事不急,現在,有更重要的事得去做!”

  東胡王很清楚,富庶的中原城邑雖然誘人,但草原,才是東胡的根本。

  随着匈奴衰敗,月氏滅亡,東胡現在是草原上最強大的部族。草原一向是強者淩弱,東胡王可沒少趁火打劫,逼迫匈奴臣服,每年入夏時,匈奴都得送牛、馬、羊皮過來,過時不具,東胡便悍然扣留匈奴女子……

  眼下又到一年一度,匈奴來進貢的時節了,東胡王與匈奴單于冒頓約定在瓯脫會面,而這回東胡王索要的除卻牲畜皮革外,還有冒頓的阏氏和寶馬……

  搶婚,這是東胡人的習俗,娶老婆若不是靠搶來的,在邑落裡都擡不起頭,他們會先搶來其他部落女子同居,有時過了半年上百天,而後給女方送去牛、馬、羊等牲畜,作為聘禮——若是匈奴女子、中原女子,就隻作為奴婢。

  女人還是搶來的好,東胡王亦是此道的愛好者。

  “冒頓若不獻,我就要踏平單于庭,冒頓若獻了,定會叫手下各部看不起,到那時我再殺過去,十萬匈奴人,都要改稱東胡了!”

  在燒完狗子,送戰死部衆的靈魂上赤山後,東胡王即刻令部衆啟程西行,還勒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