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掠取足夠女眷、糧食後,吾等便不在遼東久留,離開海濱,既避開扶蘇的報複,也脫離膠東掌控,往東走,進山去……”
衛滿理想中的地盤,便是他們之前流亡的地域,遼甯、吉林之間(遼甯恒仁、新賓,吉林通化),後世高句麗的起家之地。
北邊是新建的夫餘國,其王曰東明;南邊是朝鮮,西邊是遼東,東邊是東沃沮。雖然丘陵縱橫,多深山老林,但也有些許平坦可耕作之地。
最妙的是,能夠遠離海濱,不必再仰膠東鼻息。
“我要在那,修築城邑,繁衍生息,建立屬于我衛滿,自己的邦國!”
……
就在衛滿打算搶一波就跑,向山裡走去的同時,臧荼卻來到了大海之濱。
栾布前來相迎,拱手下拜:“大王!”
臧荼還是貪圖虛名,他沒聽栾布的勸,拒絕了趙國送來的“漁陽君”封号,稱了燕王,定都無終(河北玉田縣),也因此與欲吞并燕地的趙國決裂,雙方劍拔弩張。
現在這“燕國”占據漁陽、右北平及遼西郡濱海地區,總兵力不過兩萬,還得一分為二,一半在西邊與“代王”韓廣一起提防趙國,另一半,則派到了東邊的遼西走廊上。
遼西走廊是燕地去遼地的必經之路,此地東臨海灣,西依嶺山,有的地方寬,有的地方窄,而最窄之處,莫過于渝水,山海之間不過數裡坦途。
開春時,在聽聞扶蘇複起于遼東後,臧荼十分警惕,将此事通知趙國,希望能一同對敵的同時,也派栾布在這山與海交接的地方,築起了一道夯土及山石所築的關隘……
卻見此地北倚崇山,名兔耳、覆舟,山皆鬥絕,高峻不可越。南臨大海,有渝水通海,是天然的護城河。
臧荼還是知兵的,巡視之後,十分滿意。
“我……孤近日從膠東商賈口中得知,扶蘇已并有遼東、遼西,欲西擊燕地,必過此處,本王決意新征,在此禦敵!”
栾布一驚:“大王欲親自來此禦敵?國中何人守備?”
臧荼卻很放心:“栾将軍有所不知,趙國亦已知扶蘇複起之事,其行人蒯徹代趙王到無終出使,說扶蘇志在恢複暴秦統治,其人又奸詐虛僞,好為善事以欺民,一旦得逞,燕趙代地恐為其所有,唇亡齒寒,故三國應當協力抗之!”
“于是,三國已在軍都山達成盟約,燕代趙休兵。”
在陳平有意推動下,在蒯徹的私心下,在反王們對“公子扶蘇”這一名号的畏懼下,膠東、燕國、代國、趙國、衛滿,一個扶蘇包圍網,已漸漸形成。
欲将這股不該出現的秦之餘孽,剿殺在東北!
臧荼有自己的意圖:“我雖為燕王,然并非召公之後,姬姓王族,燕地貴人多有不服,我若能親自擊破扶蘇,聲望在燕地将無人能及,燕趙豪傑亦将争相來投!”
他又道:“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栾将軍且回去守漁陽,就算趙國信守承諾,寡人也擔心東胡……”
近來東胡王帶着部衆西行,在漁陽、上谷以北數百裡活動,臧荼恐其再度入塞。
栾布有些不放心:“大王還是要小心為上,我聽聞扶蘇收戍卒及遼民,大破東胡于白狼水上,其戰力不可小觑也。”
臧荼卻不以為然:“我自然不會去與其戰于野地,吾等隻需要在此以逸待勞,渝關背靠碣石、令支等縣,兵食充足。扶蘇若來,卻要在亭驿皆毀的濱海行進數百裡。渝關依山襟海,攻之不易,彼與我兵力相當,又無後援,定會撞個頭破血流。”
“再者。”
臧荼露出了一個得意的笑:“或許扶蘇在途中會遭遇什麼意外,連這,都到不了呢?”
……
回漁陽的路上,栾布一直在思索臧荼的話。
“大王說扶蘇或會在途中殒命,是何意也,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