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9頁)

  不過防備還是要的,黑夫囑咐兩位軍正道:

  “刑徒雖服,但為免其反複,聚衆生亂,必須立刻分開安置!”

  “再将南邊新降的秦兵調到骊山附近,告訴他們,萬萬不可讓骊山刑徒作亂,否則将禍及關中!”

  為了保護家園不遭殃,那些新降秦卒也會盯住刑徒們。

  “還有一個難題。”樂進言道:“糧食,我軍已取藍田、杜南之糧,但僅足大軍月餘之用。”

  黑夫卻很放心:“前鋒已奉我令至鹹陽,控制府庫,鹹陽倉禀足供一年之需,且秋收将至,糧食我倒是不擔心。待到明歲,那十萬關東刑徒,可作為屯田兵,去上林苑開荒種地,自給自足,至于七萬秦地刑徒組成的馳刑士……”

  “我另有大用!”

  黑夫知道,原本的曆史上,當關東起義軍西來時,正是一支刑徒兵打敗了他們,其主力,恐怕就是這批馳刑士。

  他又何嘗不可用其力量,對付六國和匈奴呢?

  “從北伐軍中選出一部分軍吏,統領馳刑士,單獨成一軍,由我親自整編!命名為……”

  樂和去疾面面相觑:“就叫刑徒軍?”

  黑夫卻搖搖頭:“彼已自由,切不可再有刑徒之名。”

  “彼輩曾因罪受刑,身蒙污垢,垢者,恥辱也、髒污了,今既已用數年勞役償清罪孽,又得我之赦,便再無污垢矣。”

  黑夫·碎鐐者露出了自得的笑:

  “可稱之為:無垢軍!”

  ……

  安置完刑徒後,黑夫将此地交給兩名軍正和吳廣等尉吏,自往遙遙可見的陵園方向而去。

  秦始皇陵在骊山之阿,遠離傳統的王室陵區芷陽——黑夫先前從那路過,最先路過的是秦惠文王與宣太後之陵,其後是秦昭王的大陵,更有如三座山一般的秦孝文王、華陽太後、夏太後夫妻三人之陵,秦始皇的父親莊襄王亦在芷陽。

  雖然唯我獨尊,但長幼次序是不能亂的,按尊長在西、卑幼居東的原則,秦始皇便隻能在芷陽東邊選地方了。

  這一選,就選在了骊山這風水寶地。

  繞過骊山,陵區便在眼前,卻見此地南面背山,東西兩側和北面三面環水——其中東面的水是人工開鑿的巨大魚池,據說壘起陵冢的土壤,都是從這挖走的,再引渭水灌入,就成了一個方數理的壯麗大湖!

  “這格局,和後世我來此地時,還有幾分相似。”

  不同之處在于,去年才完工的地面建築完好無損,一山三水之間,是一個壯麗的城池,格局與鹹陽類似,兩重城垣,大體呈回字形,中間則是高大的陵山!

  就像一個巨大的金字塔,屹立蒼天青山之間!

  黑夫仰望陵山,畢竟是文明奇迹,縱是後世人,也會為之震撼。

  他邊行邊暗罵:“胡亥、趙高真是該死,縱刑徒欲使之生亂,以阻我追兵,這些刑徒若失控發冢,始皇帝之陵豈不是要遭殃了?”

  上一次季嬰回報,前鋒才至望夷宮,黑夫尚不知胡亥已死的消息。

  陵園已由陳嬰派人控制,裡面住的祭祀守陵之士亦有千餘,逃了一半,另一半則堅守職責,等到黑夫抵達。

  黑夫在陵園東北門前下車,取了胄,又讓所有人卸下甲兵,步行入内。

  陵園北側是三出阙的城門,裡面是宏偉壯觀的門阙和寝殿建築群,以及六百多座已封土的陪葬墓、陪葬坑,位于東西兩側,南部則是高達百丈的封冢,底下則是神秘的地宮。

  通往封冢的大道兩側多有樹木,大多是秦始皇繼位後,呂不韋為其尋覓陵區後,當時便種下的,眼下已是松柏累累。地面每日有人清掃,就連石縫裡,也一塵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