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第8頁)

  呂青這回照做了,黑夫一言不發,隻接過親衛遞過來的鐵質大斧,高高舉起,猛地劈下!

  哐當一聲,火光四濺,呂青手上的銅鐐铐應聲而斷。

  看着恢複自由的雙手,呂青有些驚訝。

  “吾赦汝!”

  黑夫高高舉起斧頭,看向擠到欄杆邊望着這一幕的十餘萬刑徒:

  “刑徒七十萬,起土骊山隈,數年苦役,汝等之罪足償矣!”

  “從今日起,骊山刑徒,皆得自由!”

  ……

第0897章

我來看你了

  “君侯,赦免刑徒之事,恐有不妥之處……”

  在黑夫一通操作下,骊山刑徒安分了,加上食物的誘惑下,他們陸續出營接受整編,但稍後趕到的軍正樂卻提出了異議。

  “有何不妥?”

  另一位軍正去疾立刻跳腳,反駁道:

  “曆代秦王多有大赦,不是一次兩次。昔秦昭襄王時,為了開發新占領之安邑、穰、南陽,都曾赦罪人以居之。孝文王時,莊襄王時,則是因為國喪和繼位,兩次赦免罪人。始皇帝時,也曾寬赦了參與叛亂的嫪毐、呂不韋部分門客,使之不必遷蜀。”

  和一般人想象的不太一樣,雖然秦素被六國之人罵作:“刻削毋仁恩和義”、“急法,久者不赦”,但仔細算起來,大赦還真不少,小赦更是數不清。作為治獄文書程式的《封診式》中,更将“可(何)罪赦”即是否經過赦免,規定為治獄考詢的必經程序。

  不過秦始皇後期,因為大工程太多,勞役人手不足,一時間刑徒滿道,大赦漸漸便沒了。

  而且,那些赦令都出自君王,眼下黑夫則是越俎代庖。

  去疾是很贊成在非常時刻赦免罪人的,他當年就因為發匿名書舉報盜墓者,差點也淪為刑徒谪戍,所以一直以為,律令得在人情基礎上加以損益變通。

  樂就是典型學室出身的秦吏,更為古闆,且嫉惡如仇,他搖着頭笑道:

  “下臣以為不妥,不在于赦令。”

  “而在于,這群刑徒中固然有無辜者,但也有罪大惡極之人,君侯全部赦免,恐怕……”

  以樂看來,應該加以甄别才是,萬萬不能放過一個該死之人!

  “事急矣。”

  黑夫也有自己的難處:“季嬰已至望夷宮,派人來報,說胡亥北逃,趙高東竄,楚軍已入西河,上郡以北長城方向,亦有胡虜入寇,有南下之意。”

  “今七萬北軍新降,安置在藍田,關中尚未完全平定。倘若為了甄别幾百個罪大惡極的刑徒,而耽擱了時間,導緻骊山生變,我軍分散,恐有大禍。”

  黑夫根本沒有人手和時間來做這些事,能将十多萬刑徒安撫下來就已不錯。

  更何況,甄别逮捕數人,也可能會引發衆人的恐慌,以為黑夫要毀諾,還不如先一刀切,将刑徒分散開來,事後再細細區分。

  真的犯過滔天大罪者,秘密逮捕處理,卻不會引發半點風波……

  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啊!

  不過防備還是要的,黑夫囑咐兩位軍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