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第2頁)

  黑夫站在戎車上,大咧咧地受了衆人之拜,又笑道:“昔日始皇帝在時,吾等同殿為臣,何必如此?我聽聞,二三子在僞帝奸佞出奔後,約束鹹陽秩序,指引北伐軍入城,封府庫宮室,此亦有苦勞也,且起來罷。”

  衆人起身,這次王戊學乖了,與周青臣破音齊聲道:“請君侯入城!”

  黑夫颔首:“我剛得知,胡亥已死,雖然趙高尚在潛逃,但離落網也不遠了,本帥自當入城撫恤百姓,将這大好消息告知他們!”

  “二世皇帝已崩!?”王戊、周青臣面面相觑,心中駭然,但來不及多想了,隻跟着黑夫戎車後面小跑入城,吃着灰土,還得為其大聲吆喝……

  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渭橋又叫橫橋,是連接渭北鹹陽宮與渭南章台宮、阿房宮及上林苑諸行宮之間的要道,過了渭橋,才相當于從帝都五環外進入市中心。

  此時許多黔首也在道旁觀望,卻見武忠侯車駕将跨越渭橋,這時候,不知是在街道兩側橫矛站崗的北伐軍将士疏忽,還是為什麼,卻有一個留着發鬟的小童子沖出人群,跑到大道正中央。

  眼看就要被行來的驷馬戎車撞上!

  鹹陽百姓皆驚呼連連,卻礙于北伐軍士卒所阻,無人敢上前。

  但好在,距離那孩童丈餘的地方,禦者将馬車停了下來,武忠侯下了車,走到那一屁股坐在路中心的小孩面前,沖他一笑,然後伸臂将其抱起,環顧四周,大聲問道:

  “這是誰家孩童?”

  四周一片緘默,無人應答。

  黑夫無奈地搖了搖頭,看着臂膀裡的小孩,笑道:“既然是走失的孩童,今日且随我一遊鹹陽何如?等到了汝家所在裡闾,你便指一指,我親自送汝歸家!”

  言罷,竟真抱着孩童,重新登車,大隊人馬沿着渭橋大道向前走去,隻留下面面相觑的圍觀百姓,皆言:

  “不曾想,武忠侯竟如此和藹親民!”

  “他說要為吾等除害,秋毫無犯,莫非是真的?”

  殊不知,這隻是黑夫讓叔孫通安排的戲份,小孩是街邊随便找的,嘴裡還含着顆糖,這是叔孫通塞給他的。

  但叔孫通倒也會挑人,這孩童别看年紀不大,膽子卻不小,未曾被黑大個吓得屁滾尿流,還好奇地睜着大眼睛,在他臉上左看右看。

  黑夫與他對視,孩童臉上有些髒兮兮的,但黝黑的雙眼卻純真無邪,好似兩面鏡子,能将黑夫的模樣映出來……

  “孺子知道我是誰麼?”

  孩子道:“高冠的人說,你是武忠侯,是秦人的大英雄。”

  他指的是叔孫通,此刻的叔孫通,也正站在人群裡,指着武忠侯懷抱鹹陽孩童入城這一幕,激動地讓手下儒生“如實”記載呢:

  “都記下來,要讓鹹陽人和後世都記住這一幕,就像君侯說的,北伐軍不止是威武之師,更是文明之師,仁義之師!”

  “既然知道,你就不怕我?”車上黑夫仍與小孩百無聊賴地聊着,黑夫知曉,在胡亥、趙高的宣傳下,自己在鹹陽名聲可不太好,絕不是什麼大英雄,大反派還差不多。

  孩子搖了搖頭。

  黑夫咧嘴吓唬他道:“汝家長輩如何說我?吃孩童?還是人身犬首?”

  “我沒長輩了。”

  孩童眼睛卻是一紅:“十天前我家被燒,我找不到父母、阿姊了。”

  這竟是個受李斯等人政變連累的孤兒?其父母家人,恐怕已經在動亂中遇難了罷?

  而這場持續一年半的戰争,又在秦地制造了多少孤兒?

  黑夫收起了笑:“汝家原本住在何處?”

  “西渭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