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第1頁)

  七月下旬,尉陽已接應吳越之兵抵達淮陰,并西進控制了淮泗口,随時可以拐入泗水,溯流而上,不過半月,便能抵達彭城,在其城外水面上大張風帆,看不得将楚國人吓得半死。

  這種牽制,是高明的戰略。

  按照計劃,尉陽還要分出一百艘船,沿着淮水往上遊走,配合丹陽、衡山之兵進攻壽春。等北伐軍占領淮南為基地後,割其稻谷,有樓船保護,又有水路四通八達,便可進可退。

  “而遠在關中的項籍,就得疲于奔命了……”

  東路軍高歌猛進,但萬事不可能一切順利,就在尉陽沿着淮水向西,占領尚未養殖小龍蝦的盱眙縣後,卻接到了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

  尉陽陰着臉看罷急報後,下令道:“停于盱眙,舟師暫不向西……”

  越人校尉華毋害來詢問時,尉陽隻是道:“安圃郡守那邊,遇到了一些小麻煩……”

  但在他反手攢在背後的急報裡,安圃遇到的可是天大的麻煩!

  “丹陽守于廬邑(安徽合肥)遭逢大敗,亡兩司馬,丹陽軍或死或亡,餘者不到五千,退至舒縣,待衡山兵之援!”

  而打得黑夫舊部裡,還算有點軍事才能的安圃損兵過半的楚軍将尉,是一個尉陽雖有耳聞,但一直輕視的名:

  他咬着牙,擠出了那兩個字:

  “英布!”

  ……

第0914章

投鞭斷流

  不管淮南戰場有何變數,遙遠的關中都無法及時得知,七月下旬,在徹底控制鹹陽,穩定後方後,黑夫統帥着北伐軍、故秦降兵、馳刑士組成的十萬大軍,抵達洛水西岸的重泉縣。

  從骊山被救出來的司馬欣便是西河人,籍貫夏陽縣(陝西韓城),如今他被黑夫任命為馳刑士組成的“無垢軍”都尉,率領一萬自由的刑徒随中軍至重泉縣,同時也要承擔向導之責。

  眼下,司馬欣随黑夫在洛水西岸的一處黃土塬上遠望對岸敵情,便指着腳下道:“君侯,此乃百餘年前,秦之故壘。”

  又指着河對面一道綿長土黃色的牆垣道:

  “君侯,那便是昔日的魏長城。”

  “我還當是河堤。”黑夫沒來過重泉,聞言微微點頭。

  若非熟知當地曆史,恐怕難以想象,百年來被秦國吊着錘的弱魏,居然能把長城修到關中腹地,占了西河。

  看看形勢就明白了,西河對秦國來說非常重要,占據河西,就可以對關東擴張,退可守大河天險。但如果沒有西河之地,關中四固便缺了個大口,外敵随時可以長驅直入,秦這個國家還能不能維持都是一個疑問。

  黑夫複問:“昔日魏國占了西河多長時間?”

  司馬欣道:“七十年。”

  黑夫卻搖頭:“秦為西河所迫久矣,若從春秋時晉奪西河算起,足有三百年啊……”

  想當年,秦穆公為了跟晉國搶西河,打了好幾次戰争,卻隻赢了一回,無奈之下,秦穆公才轉而向西發展,滅國十二,偏霸西戎。

  而秦穆公死後,秦國更是一代不如一代,晉國作為諸夏盟主,經常帶着一幫小弟,拉上幾千乘戰車,經西河到秦川武裝旅遊,這使得秦人隻能将都城定在西方遙遠的雍,不敢東進半步。

  盡管後來晉國三分,秦國伺機占據了西河,但那時候三晉還團結,加上魏國率先改革,越發強大。而秦國卻内鬥不止,公族庶長專權,導緻三世不甯,君主替換頻繁,沉醉于西方伯長的舊夢,被日新月異的關東諸侯遠遠甩在後面。

  魏國乘機在少梁築城,步步蠶食西河,秦人反擊,卻被吳起打得大敗,魏國在此設立了西河郡,吳起擔任首任郡守,魏文侯為了宣誓這片土地的歸屬權,以及西河完全在魏控制之下,還邀請孔子的學生子夏等人來西河講學。

  這對秦而言,這無疑是奇恥大辱:國境線往西移了幾百裡,小半個關中平原都讓魏軍奪取了,敵人卻在本屬于自己的土地上大搞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