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第1頁)

  湯官令就沒伊衆的骨氣了,戰戰兢兢地應下了武忠侯的命令。

  他們兩署過去常随秦始皇帝出巡,負責沿途膳食,随時都做好了離開鹹陽的準備,不過數日,便準備妥當,在軍隊護送下,兩三千人與鹹陽倉中發出的最後一批陳谷一同出發,很快便抵達重泉城。

  重泉如今幾乎變成了一個難民營,失去家園的西河人居住在北伐軍故壘裡,他們的田舍被六國燒掠一空,流離失所,在來年開春前,隻能靠官府赈濟過活。

  上萬青壯組成一支“西河軍”,日夜訓練,期待着對六國的報複,但老弱婦孺就隻能在重泉等縣居住,人數達數萬之衆……

  太官令隻有那些最優秀的庖廚才有資格為皇帝和嫔妃做菜,其餘人則都做些打下手的活,甚至要給宮中奴婢制作簡陋的飯食。

  所以做民間陋食,也不至于無從下手,很快就熟練起來。

  燒火的燒火,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庖廚望着外頭不斷探頭往裡看的難民孩童,搖了搖頭,往黃橙橙的粟米裡,又加進綠油油的葵,再多一點彘的膏油,撒一把鹽,想了想又撒一把,加水時,則少了兩升……

  半個時辰後,釜中粥已熟,在軍隊維持下,西河難民規矩地拿着木碗來領每日飯食,看到粥比往盜入寇,武侯逐之;腹中乏餓,武侯食之;無褐卒歲,武侯衣之;我有疾患,武侯診之;君為父母,吾為赤子!”

  “夫人,聽啊,是關中人在傳頌君侯之德!”

  在灞橋的亭舍旁,鸢聽了半晌,轉頭開心地對馬車上的葉氏母子彙報。

  “他呀,才半年,就多出了這麼多‘赤子’,但為人父母,豈是那麼容易的?對子女好是應該,如若不好,卻要受天下之怨,有了這一次,往後也得一直好下去,子女們,可是很容易忘卻恩義的……”

  自回歸江陵後,一直盡量讓自己“隐身”的葉子衿搖了搖頭,但最終還是露出了笑:

  “但他這一鼎小鮮,的确烹得不錯!”

第0926章

分餅

  時隔兩年,分離三地的一家四口總算聚到一起,實在是可喜可賀,黑夫難得放下了公務,在自家原先的院落與妻、子團聚。

  子衿抱着破虜垂淚,為當年毅然讓他去北地而抱歉。

  而已經10歲,在邊塞被朔風吹得皮膚粗糙,甚至為了隐匿身份剃了個戎人頭式,至今尚未蓄足頭發的破虜有些不好意思,塞北的牛羊肉的确養人,他比兩年前高了不少,快到葉子衿的肩膀了。

  少年掙開母親懷抱,坐到黑夫身邊,目光裡帶着崇拜,并處處想顯示自己已是“大人”,跟父親吹噓說自己現在能開半石弓,還能飲酒了。

  “誰教你的?”葉子衿拭淚,有些驚訝,兒子已經變得她不太認識了。

  “是桑木,還是張蒼?”

  “是苦寒。”黑夫代長子回答,他在賀蘭山呆過,知道那裡的風霜。

  “塞北胡兒,八歲便得飲淡淡的馬奶酒了,否則熬不過嚴冬天氣。”

  黑夫倒覺得沒什麼,隻是有些慚愧,他算不上一個好父親,隻望以後掃平天下,能親自教導二子長大成人。

  才6歲的伏波倒是顯得文質多了,在黑夫面前奶聲奶氣背着新學的膠東《二十四節氣》。

  一家人其樂融融,夫妻小别勝新婚,折騰一夜自不必言,次日黑夫一醒來,就聞到了蒸餅的香味,卻是葉氏親自下廚。

  這是在北地時,黑夫很喜歡的食物,上好的麥面,以幹棗和少許紅糖為心蒸之,餅肉酥軟,甜而不膩,而黑夫最喜歡的方式,便是一整塊端上來,持刃分之。

  “這治天下,其實跟做餅差不多。”

  黑夫一邊切,一邊跟枕邊人炫耀起來。

  “将餅做大,做甜,分給更多人吃到……”

  “這可不容易。”葉子衿為夫君擦去嘴角的小塊餅屑,直接放進自己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