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考慮後,黑夫還是選擇了看上去更麻煩的方式。
半個月時間,能找到對象,二人都同意的人可上報永巷令,結為夫妻。
半個月到了,還單着的人,便會被強行分配,歪瓜配裂棗,當然也可以選擇反悔,但那樣男女雙方都會遭到一定懲罰……
士卒們摩拳擦掌,對他們來說,這是場公平的競争,那些還單身的高級軍官,不參與這場大相親,據說他們能瓜分的女子地位更高——胡亥那些雖然冊封,但尚未來得及寵幸的嫔妃,也有數百人之多吧。
一群軍漢開進壽春宮,那場面,自然跟劉姥姥進大觀園差不多,幸好他們滿口的荊楚口音,與壽春宮的宮人尚能交流,甚至叫來自楚地的宮人們,生出了一絲親切之感。
但親切歸親切,要一起過日子,又是另一回事了。
公孫麗雖然職位低賤,曾是涮便桶的,但因為模樣俏麗,立刻受到了數人追捧,最高的一位還是不更。
但她最終選擇了一個叫伯勞的公士。
這公士老實巴交,有些木讷,但在公孫麗面前話卻非常多,二人初次碰面是在井邊,伯勞二話不說來搶了公孫麗捶打漿洗的被褥,為她擰幹,又鼓足了勇氣,絮絮叨叨說着他家裡的情況。
在軍中先做民夫,運送“木牛流馬”,在武關聽到的巨獸吼聲,目睹的飛火流星,以及入關後被吸納為正式兵卒,當了伍長。
這個人看上去,似乎容易控制,更讓公孫麗心動的是他的一句話。
“我雖不富裕,隻在上林中分到了百五十畝地,但往後等天下太平了,你若想回鄉看看,我定會砸釜賣甲,帶你前往!”
楚地水鄉,故鄉的影子,讓她向往,出于種種考慮,她最終選了伯勞。
按照楚國的習俗,她織了一個簡陋的香囊,也不怎麼用心,送給伯勞,作為信物,上面秀了自己的名:“麗。”
這讓伯勞欣喜萬分,他沒想到,公孫麗竟是識字的。
再見到公孫麗,給她帶來一匹外面買的布作為禮物時,伯勞十分歡喜:
“我不識字,故不得為長吏,但以後吾子必能識字!”
在北伐軍中,被尊重的不止是戰功赫赫的将軍壯士,有知識的軍法官們,救死扶傷的軍醫們,一樣受人敬仰,人人豔羨的職位。
公孫麗隻好婉轉地告訴他,自己隻識楚字,不過看着伯勞滿懷期待的眼神,她隻好道……
“但秦字,我也會讀一些。”
半個月快結束時,其他人也陸續配對,甚至暗暗發生了關系,幹柴烈火。
但和公孫麗一樣,真正看上這些軍漢的宮人,隻怕不多,大多數人對離開這幽閉宮室的期盼,遠勝于成婚本身。
雖然武忠侯承諾,要在阿房宮的廣場上,為所有人主婚,但在各宮室,确定要結成夫婦的人,皆在永巷令女官處禀明,會提前走一道秦地每對編戶齊民夫妻成親時,都必經的法律程序:
“登記!”
八月十三日這天,管着上林新縣戶籍的小吏記下伯勞和公孫麗的名、籍。
當公孫麗低聲說自己氏“公孫”時,伯勞有些震驚,因為公孫麗未言,他隻知道她叫“麗”。
“我居然能娶一位女公孫?”
“我隻是大夫之女。”公孫麗糾正道。
“我居然能娶到一位大夫之女!”
戶籍登記完了,居然還有軍法官來給新婚夫妻普法……
這下輪到公孫麗吃驚了,她雖入秦十餘載,但一直在宮中長大,雖也受了些苦,知道了人情冷暖,但對外面庶民需要遵循的律令規則,根本就一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