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第6頁)

  隻有黑夫自己,未取一女,令人稱奇。

  對張蒼而言,這樣做,最大的利好是節省少府開支。

  他摸着胡須道:“鹹陽人常言,宮中美人之多,打開鏡子就像是星星閃爍,梳理發髻就像是綠雲缭繞,丢棄的胭脂水都可以讓渭水漲一層油膩,每年所費甚衆。”

  “但悉數嫁人遣返後,千餘美人、萬八宮人盡散,留下的也要從事紡織、漿洗之事,與黃門閹官、太官令、湯官令所屬仆役一樣,自食其力,少府至少每年能省下幾千萬錢……”

  “而從此以後,若再不必修治諸宮,更能省下萬萬錢,免去數萬人之勞役!”

  張蒼高興地說完後,卻見黑夫在那随意坐着發呆,好似神遊天外,頓時不滿,坐直了身子,大聲道:

  “敢問攝政,對此作何感想?”

  “我在想。”

  黑夫這才回過神來,笑道:“一年前,胡亥下令,先帝後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衆。”

  “這其中,莫非,也有節省少府開支的意思?”

  骊山刑徒暴亂時,部分刑徒心貪,掘了一些皇陵的陪葬坑,多是埋得比較淺的小墓,黑夫控制骊山後,那些發穴者悉數按照盜墓罪被處死,但在手下去重新填埋陪葬坑時,回報卻是觸目驚心的。

  “陪葬墓穴百餘座,皆是年輕女子,連同身上衣帛首飾,尚未完全腐朽,可見其頭骨遭重創,或是為利器捅死,多是宮中始皇帝嫔妃,被誘到陵中殺害,有的直接被簡單埋在墓葬填土裡,而不是墓室中……”

  數百上千無辜女子,就此香消玉殒,隻不知,這是秦始皇希望看到的麼?

  比起始皇帝的嫔妃,胡亥的嫔妃宮人,雖不能算完美,但好歹有個歸宿,算是幸運的了。

  而黑夫也道出了他婦女無所幸,财物無所取,未納一女的原因。

  “當然不是因為懼内!”被張蒼取笑後,黑夫為自己狡辯道:

  “我為政行事,得處處與胡亥相反才行。”

  “胡亥以急,我以緩;胡亥以暴,我以仁;胡亥屢屢加賦,我卻減賦薄斂;宮中女眷,胡亥不出而殉,我出而使之嫁人。”

  “胡亥言而無信,我言而有信;胡亥自私,使宮中多蓄女子,而我無私,不取一人。”

  說是胡亥,可他真正想與之對比的人,是始皇帝。

  “得讓天下人看到:我當無我,必不負蒼生之望……”

  張蒼剛開始還在竊笑,到後面卻也嚴肅起來了:“如此,凡每每與之相反,方能顯示新政之不同,叫天下人耳目一新,重新信任官府?黑夫真是用心良苦了!”

  但他旋即又問了一個少府面臨的新難題:

  “既然美人宮人皆出,關中諸多宮室遂空,除了阿房日後作為藏書治學之所,鹹陽宮由諸卿辦公頒政,其餘諸宮,是閑置任其荒蕪,還是另作他用?”

第0931章

舞殿冷袖

  “秦穆公時,由餘便已批評過秦宮室之盛,說是使鬼為之,則勞神矣。使人為之,亦苦民矣。”

  張蒼在禦史府那些年,早就對此憋了一口老槽了,此刻便一股腦發洩出來:

  “但秦愈強盛,宮室就越是大興,秦孝公營鹹陽冀阙,秦惠文王建章台宮,秦武王建羽陽宮,還隻是一代君王營造一宮。至秦昭王,秦已有帝業之勢,遂以宮室之宏麗,誇示天下,以顯威重,于是建興樂官、甘泉宮、長楊宮、芷陽宮、虢宮等……”

  如果說秦昭王時,還隻是出于攀比顯威之心:“六國有的高大宮殿,咱老秦也得有,否則丢大國面子。”

  而到了秦始皇時,淩駕九州,富有四海,但這位做什麼都追求“大”的千古一帝,在修築宮殿上,已經成了一種偏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