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第1頁)

  眼下故人來投,自要好生招待,以示自己不忘舊誼,所以隻能強忍不滿。

  此外,陳勝對西河之戰、黑夫入關等事也很感興趣,這群老鄉能給他提供許多情報。

  在陳勝的追問下,幾個老鄉便說起在西河的見聞來,從他們所見的屠戮,到秦人兇狠的反擊,項籍将軍的斷後,到六國聯軍在河東各自散去,各回各家,說得陳勝皺眉不已。

  天下形勢,變化得比他想象中快。

  “那個與汝一同在陳郡舉旗的陽夏人,吾等在西河時,曾聞其名,聽說也立了功,做了官!”

  最有出息的一個老鄉做過楚軍的屯長,消息更靈通些,說起吳廣來。

  “哦?”

  陳勝頓時來了興趣,他還記得與吳廣分開時,二人的約定。

  “汝等可知吳廣在北伐軍中做了什麼官?”

  “不知,但據說他手下,已管着好幾萬刑徒兵了,還開到西河駐紮,隔着水,那吳字旗看得一清二楚!”

  陳郡老鄉說得極其誇張,又飲了口酒後,口無遮攔地取笑起陳勝來。

  “反正啊,比你夥頤!”

第0936章

武忠侯是天!

  吳廣實際的官爵,其實沒有那幾個陳郡老鄉道聽途說來的誇張。

  他不過是得拜爵為右更,為都尉,職務與陳勝差不多,完全沒有“夥頤”到哪去。

  唯一不同的是,他握有實權,麾下有北伐軍士卒及馳刑士共萬人,把守着從關中通往河東的津渡:封陵津(風陵渡)。

  九月初的一天,吳廣等在大營前,焦慮地等待許久,總算迎來了他們期盼已久的隊伍。

  那是一隊隊牛車,拉着沉重的車輿,或是民夫推着的獨輪車“木牛流馬”,從甯秦方向絡繹而來,押送這批糧秣的,除了甯秦尉楊喜外,還有新近被武忠侯任命為“河東郡守”的安陸人去疾。

  “可算将辛君盼來了!”

  吳廣上前朝去疾施禮——去疾本為無氏的小公士,追随黑夫南征,作為軍正丞,曾舉薦韓信,又作為全軍的軍法官,負責軍中秩序,俨然成了黑夫集團中的重要文吏。

  入鹹陽後,出身低微的北伐功臣紛紛跻身朝堂,弱沒有氏的話,稱呼起來不太方便,于是黑夫便讓屬下們各自取氏,還特地建議去疾以“辛”為氏……

  至于為什麼,去疾不知道,也不敢問。

  辛去疾就這樣在秦朝新鮮出爐了……

  “吳叔盼的不是我,而是這批糧食罷。”

  去疾笑着拍了拍車上鼓鼓的麻袋:“渭南各縣秋收新打的谷子,還未來得及舂便運來了。這隻是第一批,後邊還有六萬石,牛車往返奔走,每月送兩萬石來!”

  六萬石,足夠萬人過冬了,吳廣松了口氣,清點完糧秣後,将去疾迎入營中,低聲道:

  “自到此駐紮以來,軍心有些不安,士卒們都說武忠侯讓關中人與南郡一樣,隻交二成糧食作為田租,軍糧恐怕會不夠……”

  去疾開解吳廣道:“胡亥、趙高倒行逆施,征發百姓與北伐軍為敵。今歲關中收成不好,西河更幾乎顆粒無收,若再像過去那般收五成田租,關中人隻怕要挨餓。”

  “武忠侯往後要東出再統天下,還得得故秦人相助才行。再者,武忠侯省罷冗官,裁并少府諸令,節了源。又讓并未受戰争影響的蜀郡運糧出大江,以供給南郡、南陽,關中糧食不必外調。我大軍就近駐紮,就地就食,可比胡亥派刑徒萬夫挽粟押糧去武關、南陽節省多了。”

  這筆賬,黑夫與張蒼、蕭何自然是合計過的,最後決定,減田租,固然會讓官府勒緊腰帶,但卻能得關中人心,獲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