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第4頁)

  去疾颔首:“沒錯,對北伐軍而言,吾等隻奉武忠侯之令,食其祿,忠其事,在吾等眼中,武忠侯便是天,可比‘天子’還要大!”

  又讓吳廣近前,對他低語道:

  “但朝中遺臣可不這麼想,近來頗有傳言,說扶蘇複起于遼東,如今已然稱王,朝中衆人也有所耳聞,難免開始打主意了,天天喊着社稷不可一日無主,或言當派人去迎回扶蘇,以繼大統,或言當速立扶蘇之子為帝……”

  說到這,去疾哈哈一笑:“吳叔,你當年在陳郡舉事,不是還打過‘當立者乃公子扶蘇’的旗号麼?”

  “對于此事,你,怎麼看?”

第0937章

好皇帝

  “當時吳廣愚鈍無知!”

  吳廣一愣,不知去疾此言是試探還是無心之言,但既然對方問了,他立刻起身表态道:

  “吳廣為戍卒,與陳勝在陳地起兵,卻為人所敗,倉皇在雨中奔走,彷徨無助時,是武忠侯接納了我,推衣衣之,推食食之,有功必賞,不啬提攜,吳廣方有今日。”

  “那時候,扶蘇何在?”

  他一揮手,激動地說道:“武忠侯對吳廣有大德,金帛、土地、爵位、美妾、爵位,都是實實在在的恩惠,而扶蘇,他于我而言……”

  “不過是一個道聽途說的名罷了!”

  去疾對吳廣的态度十分滿意,捋須笑道:

  “不錯。”

  “昔日始皇帝崩,胡亥、趙高倒行逆施,淩暴關中,使得民不聊生。是武忠侯帶着吾等,起兵南郡,以弱擊強,血戰一年有餘,方才入關,解救了黎民倒懸之苦,那時候,扶蘇何在?”

  “商君律令有言,有功者顯榮,無功者不得受爵,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武忠侯有大功于世,又精明強幹,故當攝國政,治天下,而北伐軍将士有小功,故得封高爵,享食祿田沼富貴。”

  他闆起臉來:“但現在朝中卻有人,想要武忠侯迎回扶蘇,或者擇一嬴姓公子王孫,尊為皇帝,結束攝政,将大權盡數歸還……這種事,北伐軍上下,不會有人答應!”

  這是顯而易見的,北伐軍功集團的利益,隻有黑夫當權方能保證。

  而近日的一些傳聞,讓他們有些惴惴不安。

  而吳廣則在想,是武忠侯派去疾來試探麾下将尉的,還是文臣武将們自作主張的暗中串聯呢?

  吳廣不知道,他隻知道,自己必須表态。

  “沒錯,吳廣隻知武忠侯,隻認攝政,不認什麼秦皇帝!”

  他擡起頭,笃定地說道:“除非,由武忠侯來做皇帝!”

  ……

  而與此同時,在離封陵津不遠處的甯秦縣,華山腳下的一處裡闾中,楊喜熟練地将背上挑着的粟倒入倉中,拍了拍手裡的灰,對拄着拐指揮他們兄弟幹活的楊母道:

  “母親,我沒說錯罷,往後關中的田租,一百畝地,都是隻劃二十畝作為稅田。”

  楊母卻依舊憂心忡忡:“減租是好事,但老婦最擔心的還是……”

  她停了話頭,卻是楊喜的新婦來倒了水送來給他飲用。

  不同于最初的颦眉遲疑,這新婦在華山腳下住了些時日,因為楊喜得了賞賜,每頓少不了魚肉,二人又極為相合親密,遠好過在宮中孤獨守望的日子,她也漸漸有了些喜色,二人說說笑笑。

  但楊母還是看她不順眼,覺得這女子遲早給家裡帶來禍患,讓其不準穿那些絲帛,而同尋常村婦一般荊钗布裙,希望能掩蓋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