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靠着山谷遮蔽,雙方都不能知對方兵容全貌,但秦軍靠着從離石渡過去的遊騎偵查,至少知道趙軍主力是在此的,但秦軍……
鼠雀谷南口,都尉吳廣倒是很高興:“韓侯真妙計也,要是李左車知道,與他四萬趙軍隔着鼠雀谷打得難解難分的,居然隻有董君與我帶着的兩萬人,豈不是要活活氣死?”
人數雖少,但他們一點不怕,鼠雀谷對南北雙方來說都是天險,不管哪一方,即便有兵力優勢,但要強行穿過峽谷,第一時間投入的兵力都必然少于對方,即便拼命向前推進,這數十裡峽谷,就足夠雙方打上半個月了,而那,更是秦軍希望看到的……
更何況,身後就是河東源源不斷的支援,已經在離石站穩腳跟的灌嬰部,也與他們互為犄角。
董翳則覺得有些憋屈:“西河軍可不想打這種仗。”
他們屠了兩萬魏卒,仍意猶未盡,但說來可能不信,盡管趙人與秦人确實有血海深仇,但在李左車約束下,趙軍占領的西河城池,雖有搶掠殺人等暴行,反而未遭大規模屠戮。
吳廣少不得寬慰董翳:“待李左車察覺,韓侯已将大軍擊破上黨趙魏聯軍,走屯留、銅鞮繞到他背後,全殲趙軍主力了!”
再之後,便能與恒山郡的故友陳勝取得聯絡……
原來,韓信在得知太原趙軍“撤退”時,已看穿這是詭計。
但既然李左車出于恒山之變,急于決戰,那韓信便将計就計,用偏師在鼠雀谷拖住太原趙軍,他則速攻上黨,取得勝利後北上,與董翳、吳廣部對李左車形成包抄,一戰定太行以西。
這就是韓信的目标,也是黑夫給他配備的“北戰區參謀部”的衆策之見。
但這種“一戰定乾坤”的樂觀态度,三天後便宣告破滅。
秦軍從谷中發動的騷擾依然頻繁,但趙軍最初還反擊劇烈,但越往後,就越是無力,直到二月中旬,秦軍前鋒都快走到谷口了,依然沒遇到一個趙卒,昔日在谷中的壁壘也空空如也。
當他們抵達峽谷北口時,才遇上了灌嬰部的遊騎,告知了偵查到的最新結果。
“李左車,退兵了!”
……
“醒悟得還不晚,但縱李左車退兵,也隻能保全他自己,保不住上黨了。”
二月下旬,得知李左車從鼠雀谷全身而退的消息時,韓信正站在上黨郡一座關隘之上,這兒是長治盆地的入口,也是支援上黨的趙軍偏師守備之處,如今已被他占領。
而關隘下的狹長河谷,以及谷中那兩道古舊的壁壘,則成了關押俘虜的囚籠。
這是一場漂亮的圍殲戰,足以被載入史冊。
四萬趙人、魏人或蹲或站,擠在一起,被韓信得到黑夫數次增員後,多達六萬的秦軍看着,他們擡着頭,不甘而又驚懼地等候勝利者發落……
韓信也知道,他們為何恐懼。
這河谷中,散落着數不清的箭簇和斷戟,當地人撿了幾十年都撿不完,而若是扛着鋤頭往下刨上幾尺,或能挖出累累白骨來!
韓信知道,這是一位兵家前輩,五十多年前打的結,名為“長平”的死結!
秦與趙的國運,在此徹底分岔!
真如同宿命一般,韓信不由嗟歎道:
“武安君當年面對比這多上十倍的趙國降兵,他在想什麼?”
第0979章
長平
“當地向導說,這道高嶺叫空倉嶺,據說是長平之戰時,武安君白起曾僞置糧于此,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