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李左車對韓信的評價,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和強渡河東兩場戰争看,聲東擊西是其長項,開戰前耍一套令人目眩的動作,讓你分兵防備,而真正的殺招,則隐藏在其中。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緻人而不緻于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
這是他祖父打赢宜安之戰,斬不可一世的秦将桓齮的獲勝竅門。
“恒山之變是瞞不住的,與其待敵察覺後制我,不如以此誘敵。”
良久後,李左車做出了決斷,這是迫不得已,本來他們是可以打持久戰的,但恒山郡的變故,卻打破了平衡,趙軍必須速戰速決,否則太行東西形勢都将崩潰。
“令離石守軍向晉陽撤退,界休大軍也做出向北移營之勢!”
他要主動給韓信創造戰機,一個輕松攻占鼠雀谷,奪取太原的香餌……
……
二月初時,太原趙軍的撤離确實引起了秦軍的注意,駐紮在霍邑(山西霍縣)的秦軍顯著增多,最初是小股部隊出谷試探,确認趙軍已離開界休後,才是大軍拔營,徐徐穿越狹長的谷道,前鋒秦軍抵達峽谷北口,安營紮寨,保衛後續部隊的到來。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趙軍卻忽然殺了個回馬槍!
以寡敵衆夏,秦軍前鋒未能抵擋,一觸即潰,向谷中撤退而去,而趙軍則緊追不止,追擊秦軍進入雀鼠谷,他們一日8戰,皆破之,俘斬雖不多,但卻大漲士氣,前鋒越打越順手,繼續向南追去。
趙人皆喜,唯獨李左車卻覺得不對勁,太順利了,秦軍這退得飛快,倒像是詐敗。
果不其然,趙軍前鋒剛追到谷外,就遭到了秦軍的迎頭痛擊,原來秦軍利用谷口遮蔽,隻派了前鋒入谷,大隊人馬依然等在南口,以逸待勞。
這下輪到趙軍節節敗退了,他們倉皇而退,秦軍的步卒則在後方步步緊逼!
趙軍已深入谷口太多,前後十餘裡相繼,若發生潰敗,後果不堪設想,這場硬仗,他們必須赢下來。
“能勝!”
李左車為屬下們打氣:“數十年前,五國皆畏秦如虎,屢戰屢敗,唯趙與秦陣戰,互有勝負!”
“邯鄲之圍,絕境逢生,吾大父李牧的宜安之戰、番吾之戰,都曾大挫秦軍,還有趙奢将軍的阏與之戰……”
連廉頗都覺得不可救的仗,趙奢卻依然覺得有希望,最終力敗強敵,震驚天下。
秦滅六國,韓魏齊燕都是如秋風掃落葉,沒經曆什麼困難,唯獨趙楚,一北一南,給秦軍制造了大麻煩。
而趙人比楚人更憋屈,更不服,不隻是長平四十萬人的血海深仇,讓幾乎每個趙人都同秦有家仇,更因趙國并非亡于戰敗,而是在赢得戰役後,被身後朝堂的刀子暗算了!
而今日,不服輸的趙人,在李左車指揮下,喊出了和阏與之戰一樣的口号:
“狹路相逢。”
“勇者勝!”
趙人呼喊着,持戈反擊,形勢沒有簡單地倒向他們,雙方戰成了勢均力敵,至夜方休。
之後幾天裡,秦軍好似吃秤砣鐵了心,不斷試圖北越鼠雀谷,而李左車則帶着主力與其周旋,寸步不讓,峽谷中每日都有交鋒出現,但都是小規模的,雙方都吃過虧,都不敢貿然進攻。
直到二月中旬時,李左車仔細琢磨,才察覺出不對。
“中計了!”
“對面的主将,絕不是韓信。”
“與吾等相持良久的,亦不是秦軍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