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第10頁)

  他累了,讓他撐住未曾崩潰的,隻有軍中的一些傳言。

  “說是始皇帝說,滅了楚,天下一統後,就再也不用打仗,可以永享太平了!”

  “我信了此言。”他搖頭道:

  “但始皇帝,騙了我。”老軍吏不再飲酒,臉上呈現出一絲痛苦之色。

  “後來,我因為年紀漸長,又做了鄉啬夫,确實不必出關了。”

  “但我的子侄卻免不了,二十九年,我長子死在了塞北,跟着王離。”

  “三十三年,侄兒死在了海東,跟着扶蘇。”

  “三十四年,我次子死在了嶺南,跟着屠睢。”

  “三十六年,另一個侄兒随李信去了西方,至今杳無音信。”

  老軍吏的話語已帶上一絲悲憤:“我出了七次關,為大秦作戰了二十八年,身上的疤數都數不清,最後就換來這結果?”

  “我也曾想,莫非是我在燕地作孽的惡果?但我确實認識幾個老老實實的同鄉,未曾有侵犯之舉,但也斷子絕孫,憑什麼?”

  “我最後明白了,在國而戰前,先為自己而戰罷。”

  “于是去年,胡亥征兵,我出任司馬,帶着本鄉年輕人趕赴前線。”

  “我便告訴他們,軍法可以不聽,保命最要緊。而在藍田大潰裡,看着這後生帶頭過河,我一點沒猶豫,讓手下士卒扔了武器,追在他後面,投降了攝政!”

  從率衆投降的那一刻起,過去二十多年的一切都崩塌了。

  去他的榮譽!

  去他的職責!

  他受夠了。

  “那為何還要來打這一仗?”楊喜心裡堵得慌,反問道。

  “我能不來?”老軍吏冷笑道:

  “現在,我家隻剩下我和幼子兩個男丁。”

  “攝政大征兵,我不來,吾子就要來。”

  “我老了,五十歲,隻比始皇帝少一年喲,我不願再白發人,送黑發人,不願我家斷了香火。”

  “要死,就我死罷!”

  “這将是我第八次出關。”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嘲諷:“與過去七次,并無不同之處,亦是老卒老吏冷眼旁觀,新兵躍躍欲試,卻不知自己是否會将命丢在關東。”

  “當年與我一同入伍的人,一個都沒了。”

  他環顧四周,意識到所有的朋友和親人都已逝去,自己身邊全是陌生人和後生之輩,一群稚嫩的青草。

  “汝等知道,他們是怎麼死的麼?”

  “捅破肚皮,腸子流出而死;被弩箭射穿軀體,戈矛刺透腿腳,失血過多而死;在燕北之地被活活凍死,不小心掉下馬被拖死,被後方一往無前的同袍踩死,在江東卑熱之地染病拉肚子拉死,甚至還有熟睡時忽然就死了,行軍時忽然倒在路邊,也死了,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