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第5頁)

  張敖一行三千人,多是仰慕張耳之名,悍不畏死的魏地輕俠,大半是東郡人,聽了張氏父子“秦将盡屠東郡”的話後,抱着誓死之心,決意與秦軍戰鬥到底,本來不少人還壯志酬籌,可等到了次日夜,他們抵達目的地後,卻傻眼了。

  衆人抵達的不是被重重圍困的濮陽,而是濮陽西北方數十裡的“瓠子口”!

  ……

  瓠子口,夜色依然深沉,出現在輕俠們面前的是一道寬厚的堤壩,堤壩後是洶湧河水,聲若奔馬,濤濤不絕。

  瓠子口乃是七十多年前,趙軍決河水的地方,也是整個下遊河道,最為脆弱的區域。河水通過長垣縣趙堤,過回木溝,河道都還穩定,但在進入濮陽境内後,随着河床被泥沙擡高,天然岸堤已難以阻止河水浸濡,得人為增加才行。

  這一段地上河經常脫缰,濮陽過去沒少受災,必須每年修整才行,否則,河水便會破堤而出,往東南低窪的平原灌區……

  一時間,輕俠們猜到自己是來做什麼的了——他們這次帶着的不隻是兵戈武器,更有锸、鋤、钁、鏟等農具。

  “挖!”

  張敖已事先派人瞧好了地方,指點着一處堤壩道:“掘開堤壩,大水向東南灌出,便能盡滅濮陽秦軍!”

  三千輕俠沉默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動作。

  “先掘者,賞十金!”

  張敖高聲喊叫,但衆人依舊沒有動作,直到有人出列,讷讷道:“張君,小人的兄長家,就在東南方的甄城,此水若決,他家肯定要被漂沒,吾等願随張君去濮陽與秦軍決一死戰,但這堤壩,決不得啊……”

  “斬了他!”

  張敖怒喝,讓親信将此人按在瓠子口堤壩上,砍了腦袋,圓滾滾的頭顱順着堤壩滾了下去,落入水中。

  仿若獻給河伯的祭品……

  在品嘗到了鮮血的滋味後,黃河,這條沉睡的睡龍,似乎感覺到了什麼,水流變得更加歡快,它知道,有人要再度效仿曆史上的趙王楚将秦帥,為了利用自己澎湃的身軀,而喚醒自己。

  喚醒睡龍之怒,而代價,則是數百裡的黃泛區和十多萬條性命。

  “先掘堤者,賞百金!”

  殺了人後,張敖紅着眼,提高了賞格,這次,還真有家不住東郡的人站了出來,拿起鏟子,躍躍欲試了……

  “不能挖!”

  更多東郡遊俠喊了起來:“吾等自己可以死,但家眷親朋何辜,将遭大水漂沒!”

  他們躁動,他們反對,張敖的手下分成了兩部分,劍拔弩張起來。

  而張敖本人,則已帶着親衛,站在堤壩下,高高舉起鐵器,重重鏟了下去!

  從春秋至今,建設修繕這條堤壩,需要好多年時間,其工程量,不亞于長城,甚至比長城更大。

  但要破壞,卻隻需要幾天,甚至幾個時辰時間,人力掘開一個口子,剩下的,就交給巨大的自然力量……

  千裡之堤,毀于蟻穴!

  伴随着鐵器鏟下第一下聲響,沉眠十餘年的睡龍,睜開了眼!

  她是這個文明的母親。

  是哺乳他長大的福祉。

  也是籠罩在他頭頂數千年的噩夢!

  她能給這個國家帶來富庶安康,也能帶來恐懼和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