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第4頁)

  “這一次,天下人,都将成為赢家!”

第1008章

太昊

  “當年秦始皇帝滅楚,将此事與與虞舜驅逐三苗相提并論,故祭了城内的舜廟,就是在那時候,在淮陽城中,我第一次見到了夏公……”

  作為朝廷的太祝,叔孫通此番随九卿之一的太仆章邯,押最後一批後軍三萬人及糧秣數十萬抵達陳地淮陽。

  時隔十六年,故地重遊,叔孫通少不了在一衆來自中原各地的儒者士人面前大為感慨。

  他當時因為老師孔鲋不願應秦始皇之召,故而來晚,結果在外頭被一個黑臉秦吏攔住搜身,十分細緻,隻差将他脫了個精光。

  而之後叔孫通與兩個老儒為篡改孔子說過的話,吹捧秦穆公之事在廟内争吵,又為黑夫聽見……

  這些事情,叔孫通當然不會講,他隻模糊地說了下自己的見聞,對衆儒道:

  “時秦始皇帝問對,而夏公為率長,自捉刃立于側。既畢,我歸于曲阜,魯人問曰:‘秦王何如?’我答曰:‘秦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刃人,此乃真英雄也!’”

  聽到這,群儒士人先大贊黑夫,又誇叔孫通慧眼能識明主。

  全然忘了前段時間,他們這些與叔孫通有舊的人,還曾抱怨叔孫通做了朝廷的大官,卻不有産者的排斥之心,遂淡去不少。

  而在宴席之上,叔孫通如此描述夏公對陳地,或者說,對楚國,對六國之地的統治計劃:

  “齊政修教,因俗而治!”

第1009章

博弈

  “齊政自是必然,古人雲,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被項氏和少數楚國大貴族昭、景、屈複辟的楚國,必須滅亡!這天下,隻能有一個中央!由夏公秉政的朝廷!一個國家,一種度量衡,一套律令!”

  這套說辭從一個儒生嘴裡說出來怪怪的,但黑夫已經明白了,跟鄉賢打交道,就得派叔孫通這種“大儒”去忽悠。

  “還是要複用秦始皇之律令啊……”

  陳地父老的代表們面面相觑,過去十多年裡,他們可受夠繁密苛刻的秦律了。

  “不然。”

  叔孫通卻搖頭道:“秦始皇非不欲為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衆而用刑之故也。夏公也嫌秦始皇、胡亥時律法太苛太密,故令法吏攈樜秦法,廢其過于苛刻難行者,取其宜于時者,作律九章,如今禦史府尚在損益,到了攝政二年,便要推行了!”

  他描述那新的《九章律》裡令人心動的部分:

  “廢除具五刑、車裂、族三族等,僅僅保留腰斬、枭首、棄市。”

  “此外,還将廢除大多數肉刑!”

  “此言當真!?”

  陳地父老士人們一下子都直起身子來,面露欣喜。

  秦律裡的肉刑有很多種,比如黥(刺面)、劓(割掉鼻子)、刖(砍腳)、宮(你懂的)等,既是殘害身體,也是侮辱性的。而受刑的人,一般是作為官府役使的奴隸:黥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

  但秦律這東西很容易觸犯,又少有容情,一時間受肉刑者越來越多,哪有那麼多宮苑需要人守啊,于是身體殘疾的奴隸遍布民間。

  眼下黑夫決定廢止部分肉刑。

  劓刑徹底廢除,黥改為僅死緩犯才打上的标記,髡刑等剃頭刮胡須的刑罰,提高懲處标準,刖改為斬左右腳趾,同樣能起到防止逃跑的作用,宮刑隻給強暴犯,尤其是那些“有個人愛好”的戀童禽獸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