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第7頁)

  女子卻很固執:“小民不知他死在哪,被誰殺了,我隻知誰抓走了他,然後再也未回來過!”

  她又罵道:“自從彼輩起兵以來,本鄉就沒落得好,賦稅徭役,比過去更重了,天天打仗,稻子也沒好好種,眼看就要收割,幾千人跑來一踩,全沒了!”

  可見楚軍,即便是在楚地,其實也沒那麼得人心。

  說到這,她難過得蹲了下來,抱着孩子痛哭,大澤鄉的邑人也苦着臉,邑北的稻谷全毀了,他們根本不知道,這個冬天,該怎麼過……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軍隊開過,為了就食于敵,每一粒糧食都會搜走,跟蝗蟲過境沒什麼不同。

  至于開過的是秦軍還是楚軍,區别其實也不大。

  “汝等誘敵有功,秋冬的糧食,來年的種子,都會由新的泗水郡府發放。”

  黑夫讓已升任泗水郡守的周苛記下此事,未來的泗水郡府,将以豐沛人士為主建立,這群人曆史上撐起了初漢朝堂,撐一個郡府,應該沒問題吧。

  “再下軍令!從今以後,凡我軍所過楚地郡縣鄉裡,敢踏谷田者,踩死了幾株粟稻,就笞幾下,哪怕是我犯了法,也不例外!”

  說歸說,到時候黑夫可不想割發代屁股……

  不提大澤鄉人欣喜道謝,黑夫起身來到裡闾外,卻見雨水漸漸變小,他不由嗟歎道:

  “和十六年前,不太一樣了……”

  那時候,這女子的祖父,可是不管怎樣都不肯交待楚兵逃匿的位置啊。

  黑夫走出門,外面是雨後晴朗的陽光,他眯起眼,喃喃道:

  “這一次,哀郢思念故國的哭聲,也許,不會在這個鄉邑響起了罷?”

  ……

  離開大澤鄉繼續向南,大概十裡開外,便抵達了楚軍陷入的澤外。

  此澤廣數十裡,大澤鄉因此命名,澤中有幹旱的陸地,可通外部,但每逢大雨,就會被水包圍,泥濘不堪,不小心還可能陷進去,大軍一旦進入,除非自然水幹,否則絕難脫身!

  自此往南僅三四十裡,便是項燕戰死的蕲南……

  十六年前,黑夫聽說自己來到的是大澤鄉時,隻覺得,這是一切結束的地方,也是一切開始的地方。

  那時他回過頭,看着漸行漸遠的大澤鄉,還有出來後遠遠看着他們離開,眼神中已不知是畏懼還是仇視的爺孫倆,他仿佛看見,一個幽靈,一個名為國仇家恨的幽靈,已在這荊楚之地上徘徊,經久不散!

  “十六年前,我們跟着秦始皇帝的旗幟,揮師南下,滅了她的肉體,但她的魂兒,依然在。”

  存續在“亡秦必楚”的預言和幻想裡。

  蔓延在貴族士人們念念不忘的八百載輝煌裡……

  “是仇恨、不甘、僥幸、煽動,加上苛政、厚斂、重役,種種因素,支撐着楚人複辟,與吾等苦戰至今。”

  黑夫承認楚人反抗有一定正當性,但這種正當性,在第一次屠城後,早就蕩然無存了,而他的回答,必然隻有代表朝廷的專制鐵拳!

  統一不可避免,分裂必然失敗。

  “現在,我要連這最後的魂兒,也一起滅了!”

  黑夫不滅五國之書,唯獨要絕楚國之史!民間的衣冠、風俗、言語甚至是信仰,都可以保留,但官方的痕迹,卻必須毀滅殆盡!《梼杌》、《雞次之典》,除了在充作大圖書館的阿房宮保留一份封存百年才能解密的孤本,以待千百年後,後世學者研究外,其餘統統都得查抄焚毀!

  他保留了韓、齊的豪傑勢力,讓他們繼續做縣令,最大限度保證和平解放。卻定要将楚國的大貴族們,一一剿滅殆盡!昭、景、屈、項,這一次,将不會再有一個子孫能苟全于世!

  該寬容的地方一定要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