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第2頁)

  “婁典丞,随我來罷。”

  帶着疑惑,跟着黃石先生,婁敬進入了平城内,外松内緊,被黑衣衛士層層把守的寬敞大屋裡。

  木柴在竈中噼啪作響,婁敬看到李左車坐在下首,正在颦眉看着代北的地圖,手指在平城東北的數座山巒裡遊走。

  而正中案幾背後坐着的黑臉漢子,手裡還拿着黑乎乎的一塊煤炭,正凝神端詳……

  不是夏公,還能是誰!

  婁敬頓時愕然。

  “夏公,方才夏公不是已經親率士伍出城……”

  但他也是聰明人,立刻就反應過來了,朝黑夫下拜:

  “夏公真不愧是天下第一名将,果是将計就計!是臣愚鈍,不識夏公奇策!”

  黑夫放下手裡的煤炭,擡起頭:“婁敬啊,在三軍皆浮躁冒進之際,你能保持清醒,不愧是陳平力薦的人。”

  但黑夫心中卻暗暗道:

  “這婁敬,還是不夠了解我啊。”

  “像我這麼自(pa)愛(sǐ)的人,就應該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千裡之外,又豈會像項鐵蛋那樣,貿然沖鋒在前呢?”

第1023章

白登之圍

  “被我所圍的,當真是黑夫本人?”

  盡管從月餘前,在廣陽郡的示弱的“敗退”開始,冒頓做的一切,便是為了引誘秦軍車騎追擊深入,再利用匈奴的優勢,将其包圍殲滅,可當他們抓住最後的機會後,冒頓卻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竟能擁有如此好的運氣。

  事實上,當戰争真正開始後,事情便不按照計劃設想的走了,從秦軍的強悍到代人的劇烈反抗,都是匈奴人事先未能預料的。

  于是,從代縣到平城這一路三百裡的路途中,好幾次匈奴人預想的伏擊都不得不匆匆取消。

  悲觀地來說,若在平城,秦軍不選擇貿然出擊,離開城垣壁壘的話,匈奴就将面臨兩難:

  是主動出擊,在平城與三萬秦軍交戰,寄希望于在其大部隊趕到前殲滅他們。

  亦或是徹底放棄誘敵之策,弄假成真,帶着韓廣竄逃到長城塞外。

  好在一路連續大勝的秦軍已驕,在平城戰後,聽聞匈奴羸弱,當真派出萬餘人追逐而出,而冒頓也抓住了這最後的時機,在平城東北發動了反擊。

  隻是秦軍遇敵後反應速度遠超他設想,彼輩在被襲擊後,利用雪深馬匹難行的情況,向南退卻,退保白登山,并擊退了匈奴人的進攻。

  冒頓本欲見好就收,但因為一件事,卻令他咬咬牙,縱騎兵五萬,與代軍萬餘對這支秦軍進行了包圍……

  隻因代人辨認出,這支秦軍打着的,竟是如今秦朝的最高統治者,太師、攝政、太尉、三軍統帥、夏公黑夫的旗幟!

  白登山并不大,高不過一裡,周遭數十裡,上面既無水源又無森林,冬日裡灌木草葉枯死之際,隻是一片光秃秃的高地,沒壕塹又無險阻,都是一些緩坡,騎兵來往如履平地,所以匈奴人很容易發動進攻。而逃到上面的萬餘秦軍,隻能臨時挖溝壑,立長矛以拒,靠着弩機的射程阻止匈奴登上去。

  而在匈奴人視野中,被困的秦軍仍有秩序,三面大旗在其中很明顯地樹立着。

  “那當真是秦之攝政?”

  這不知是冒頓第幾次向代人确認了。

  “确實是黑夫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