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忻道:“外盟令牌分為三等,一等令牌乃是外門最好的牌子,待遇也是最好。你這般出衆天資,合該得一枚好的。”
徐子青笑道:“還要多謝宿道友斡旋。”
宿忻擺擺手:“說這個作甚?你修為高了,我也有好處嘛!”
他說得輕巧,徐子青卻也有幾分明白。但凡是哪個大勢力裡頭,憑借貢獻自然可以得上不同的待遇,徐子青初來乍到,便是資質再好,初時得了個二等就了不得了。這一等令牌,怕是得與盟裡交往更深,才敢給他。
如今宿忻特意陪他前來,又是擺架子又是跟他熱絡的,才讓那欲要獻媚的何長老首先就拿出這一等令牌來,便是一份大大的人情。
徐子青也不是矯情之人,他心裡認下這份人情,就不再多言謝意。
宿忻也是心知肚明,見狀亦是歡喜。
随後他便帶徐子青又走了幾個地方,告知他盟内的規矩、行事方式,也陪他認門,給他講解諸般事項。很是盡心盡力。
散修盟分内外,外盟散修類同客卿,來去随心,憑修為、貢獻與入盟年月長短得不同令牌,居不同住所,得不同待遇。
而内盟則是散修盟核心,但凡是要在散修盟沾手諸事項者,哪怕便隻是雜事,亦都是内盟中人。宿忻所認下的師尊乃是當代盟主,他自然被稱之為少盟主,然而下一任的盟主,卻未必是他。
散修盟以這知事閣為界限,往裡頭走有一條頗長的石階,沿山石蜿蜒而上,便是前往内盟的通路。
知事閣左右兩面皆為外盟,左側是修士居,得三等令牌、二等令牌的客居修士皆可憑借令牌入住,亦有人數不等仆役伺候。右側則靈氣更加充沛,為得一等令牌的修士客居之處,喚作“高客居”,也與交易堂相近。
宿忻與徐子青将這幾處盡皆說了,又道:“衆散修間當無仇怨,若有龃龉,亦不可在盟内動手。”他想了一想,與他告誡,“徐道友性子軟和,客居修士且有桀骜不馴之人,若是道友不欲與他糾纏,可尋知事長老調解。”他說到此處,又是眉毛一豎,“倘若在交易堂裡遇着那不知好歹之人,你便盡管報小爺的名字!”
徐子青知他好意,便點頭道:“在下明白。”
說了這些,宿忻便又引徐子青前去右側高客居。
穿過交易堂那七層寶塔,就見一處内湖,上架一座石拱橋。周邊風景明秀,靈氣盎然,十分動人。
拱橋後是一座矮山,山上隐約有數角屋檐探出,互不相挨。三五妙樹錯落豎于諸屋舍旁,又有流水淙淙,鳥語花香。
果然是好山、好水、好景緻!
宿忻引徐子青自石階蜿蜒而上,說道:“我散修盟如今得一等令牌的不過三十餘人,這山上的屋舍卻有百間,無人入住的還頗有許多。徐道友,不知你願住在何處?”
徐子青溫聲道:“清靜些、人少些的地方即可。”
宿忻挑眉,他料到也是如此。想了想,先介紹道:“這山名為靈竅山,因山腹中蘊有靈竅而得名。這靈竅原是一道給人挖得斷裂了的靈脈,隻剩下一截,積年日久,形成了這個靈穴。裡頭的靈氣四散而出,遍及整座靈竅山,屋舍靈竅近的,靈氣越濃;遠的,則相對疏淡。”
不過勿論是遠的近的,總比旁的地方靈氣更多了。
徐子青曾經看過雜書,内中亦有提起靈脈之說。談及天地靈氣積年累月會形成一條靈氣脈絡,而這條脈絡凝成實質,就變成了靈脈。
靈脈之中出産靈石、靈珠,斷脈若無人挖掘,便常會形成靈穴。而修士若能在靈穴中開辟一處洞府,修行起來可謂事半功倍。
且靈脈靈穴最大的好處,卻在于其五行平衡。
不論修士修習的功法屬性為何,吸收此處靈氣後,都能自動凝成與同法同屬之靈力,便無需想方設法排出不同屬的雜質靈氣了。
徐子青為單靈根,并無普通修士這等困擾,可如若在靈氣濃郁處修行,吸收靈氣時自然愈快,也是大有好處。
第49章
入住散修盟
宿忻特意将靈竅之事說與徐子青聽,便是有心要給他一處好的屋舍。徐子青自然不會不領情,便笑道:“就請宿道友安排罷。”
聞得此言,宿忻也是一樂,就一擺手:“我思來想去,倒有個地方不錯,你随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