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旅士兵解釋:我們在這個平原地形真的打不過。
大爺說:真的嗎,我不信。
步兵旅士兵說:我們這是戰略撤退,這裡馬上就變成主戰場了,你們留在這裡會遭到戰火波及。
直到這時候大爺才說:奧奧,戰略撤退啊,我懂戰略,那我們這就撤退!
步兵旅的士兵們費了好多功夫,那些圍着等待解釋的平民們才回家收拾東西。
以王越息為首的壁壘行政人員們比較急,他們開始不斷的通過廣播催促大家撤離,并将一些可解釋的疑問在廣播中告知大家。
例如要輕裝簡行,例如怎樣跟随大部隊,例如怎麼尋找補給救助點,例如要盡快出發,例如帶小孩的女性、老人可以前往第六野戰師在壁壘裡的軍事管制區,接受統一安排撤離。
壁壘西閘門的流民集鎮已經被騰出了一大片空地,所有從此經過、向西撤離的居民,都将可以領到一份煮好的土豆。
張小滿來巡視這裡的時候,原本以為這裡會非常雜亂,甚至可能會出現難民哄搶食物的狀況。
但事實上并沒有發生這樣的事情,撤離的平民一個個全在有序的排隊領取救濟糧,然後跟随撤離的大部隊朝西北方向走去。
一開始張小滿還覺得自己安排的不錯,這麼快就控制住了情況,晚上就可以去找少帥邀功去了啊。
面對荷槍實彈的步兵旅,哪個敢這時候給西北軍添亂?
然而漸漸的他發現有一些奇怪的事情,一些試圖插隊的人,還沒等步兵旅士兵去抓出來,就被其他平民給罵出了隊伍,隻能老老實實到後面排隊。
還有一些領取一次又躲到隊伍後面,想要再騙一份救濟糧的人,也被其他平民給指認出來,并趕出了隊伍。
還有些難民壓根就沒有去領食物。
張小滿有些疑惑的攔下一位沒領食物的大嬸,然後問道:“阿姨,你咋不去領食物呢,是不是我手下的士兵态度不好,或者不給你發放食物啊?”
大嬸樂了:“不是說八十公裡以外就有另一個補給點了嗎,我家還存了不少糧食呢,不至于連八十公裡都撐不到。我家鄰居那小夥子說,你們還得留下來跟敵人打仗,而且糧食還不一定夠,我心想就不給你們添麻煩了。”
說着,大嬸打開自己背着的布包,裡面竟然還有炸好的油餅子:“你吃不吃?”
還沒等張小滿拒絕呢,大嬸就往張小滿手裡塞了一塊油餅。
張小滿納悶了,這怎麼跟少帥說的不太一樣呢。
……
不光是張小滿納悶,事實上任小粟也有些納悶。
他與楊小槿一起走在街道上,可以往逃亡過程中所見到的那些景象,都還未在144号壁壘發生。
不過任小粟很快就想明白了:“戰亂并未真的波及這裡,所以144号壁壘的居民并沒有我曾見到過的慌亂,有了救濟站和信息适當透明,他們也沒有切實的感受到饑餓與恐懼。所以,這裡還能保持着一些理性。”
楊小槿說道:“也是大家能夠信任西北軍吧。”
任小粟搖搖頭:“真到了極端狀況裡,信任又值什麼呢?在我還不是超凡者的時候,我也感受過那種恐懼,連睡覺都需要别人守夜,跟陌生人又談何信任呢。希望西北不要也變成那樣,在真正的災難到來之前,我們隻能盡力将現狀維系好。”
楊小槿笑道:“也不用這麼謙虛,這其中也有你、王越息、富貴叔他們的功勞。”
任小粟再次搖頭,卻沒有繼續争辯。
他很少相信人性,因為他見過太多沒有人性的事情了。
所以任小粟覺得,如今難民們沒有鬧到最兇的那一步,大概是還沒有弄清楚大家要面臨什麼情況。
這時候,任小粟竟看到一位老大爺坐在自家門口的小馬紮上,正平靜的望着壁壘居民們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