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塔書院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之所以名氣可與四庫相比,不僅僅是因為這裡能得到的是各方面最好的教育還因為老院長在,書院對于教學細化到分成了十幾個學院,除了最出名的品将院和鴻學院之外,被人所熟知的還有供寒門子弟讀書的聞達院,供大甯之外各國來求學之人讀書的四海閣,如果要說書院還教紡紗之類的手藝,說出去可能有人覺得是笑話,然而書院真的教。
大甯織造業繁榮,江南織造府官員請求書院開課,從天成四年開始,書院就加了個輕紗院。
還有工部出資開設的各種工匠授課學院,甚至包括很冷門的開鎖......
皇帝和韓喚枝去了迎新樓,而此時此刻,沈冷茶爺正陪着老院長在書院遛彎。
書院很大,大的超乎想象,人們固有觀念之中的書院隻是品将院和鴻學院,連四海閣都不包括在内,即便如此,這兩個學院加起來也超過千畝,未央宮占地兩千畝,當然還不算皇家園林在内,真要是比起來,書院各學院都算上比未央宮還大些,要知道未名湖就在書院裡。
前朝大楚的時候紫禦城的皇宮占地一千一百畝,已經令人贊歎,到了大甯,非但皇宮面積大了一倍,都城長安城的面積大了能有五倍不止。
品将院是孟長安求學近十年之地,如大甯四疆四庫的功能差不多,為大甯培養将才。
鴻學院則是讀書人心目之中最能代表學識成就的地方,大甯曆次科舉,基本上前三甲就沒有不是出自鴻學院的時候,所以很多人又稱書院大比為大甯的小科舉,而科舉前三甲花落誰家,要看書院裡哪個發揮的好了。
“未名湖那邊是鴻學院,那邊是品将院。”
老院長很得意,因為書院是在他手裡真正發揚光大起來的。
以前的書院隻有鴻學院和品将院以及四海閣,現在書院有多少門授課可能老院長自己都記不清楚了,總之是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可我最喜歡來的是這裡。”
老院長指了指在雁塔山一側樹林掩映之中那片房子:“聞達院,當初孟長安就是我在這挑走的,那時候有人把他送到書院裡讀書,我并不知道他天賦如何,所以先送入聞達院授課,那個家夥......”
老院長笑了笑:“讀書的時間還不及他打拳的一半,有一次我來聞達院走動,聽聞達院的先生說起來院裡有個最特殊的弟子叫孟長安,先生特許他在别人讀書的時候去練拳,然後每次考試他還都拿第一,以至于那些先生們把他當寶貝疙瘩一樣,我聽了之後就要把他送去品将院,在聞達院裡豈不是耽誤了,聞達院裡哪有人會教他練武,靠他自己多半練廢了。”
“我和聞達院的先生教習還有院長幹了好大一架才把人帶走,他們才不舍得放手,你們想想,這些年來書院最出名的都是鴻學院品将院,若聞達院出來一個将來可比肩裴亭山的人,那聞達院的名聲就将傳遍整個大甯。”
裴亭山是出自書院品将院。
沈冷笑呵呵的說道:“那也就是我不在,我在他就是十年老二。”
品将院十年苦練,鴻學院十年苦讀。
哪個都不容易。
“天賦上,你确實比他更好,可你也有不如他的地方。”
老院長一邊走一邊說道:“他比你更冷靜,甚至是冷酷。”
沈冷想到那個外冷内熱的家夥忍不住撇了撇嘴,茶爺瞪了他一眼他才反應過來應該順着老人說,老人嘛,總是喜歡晚輩順着他們。
“是是是,其實他本名叫孟長冷,我叫沈安。”
沈冷笑着說道:“他冷酷,他無情,我安于現狀。”
老院長白了他一眼:“一點兒都不正經。”
三個人走到聞達院門口,老院長說道:“這裡都是寒門出身的子弟,大部分人家境一般,書院每年都會有專人行走天下,在大甯個地方的學府之中挑選優秀的孩子帶回來,每年各地方的教辦府也會舉薦一批人上來,這就是聞達院,他們的吃穿住行都是當地官府撥款,每人相同,而且銀子是按月發到學生自己手裡,所以就不會有争執。”
這就是大甯的教育體系,大甯每年人才輩出,書院功不可沒。
“進去看看?”
老院長問了一句,沈冷點了點頭:“早就想進去看看了。”
他是真的想看看孟長安在書院最初讀書時候的地方什麼樣子,想想就覺得挺好玩。
他和孟長安路數完全不一樣,孟長安是正正經經的大甯教育體系出來的人,而他歸根結底,其實算野路子出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