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孟長安路數完全不一樣,孟長安是正正經經的大甯教育體系出來的人,而他歸根結底,其實算野路子出來的人。
縱然現在成就不低于孟長安,可他年少時候,何嘗不會想着如同齡人那樣背着小書包快快樂樂進學堂?
“院子大人好。”
大大小小的學子見到老院長紛紛俯身行禮,态度恭謙,說到桃李滿天下,大學士沐昭桐都不得不服路從吾。
“其實他們都比鴻學院裡的孩子們用心,隻是差在根基。”
老院長輕歎一聲:“鴻學院的學生,家境都不錯,多是三四歲就啟蒙,七八歲的時候已經讀了不少詩書,而寒門子弟,往往要到七八歲甚至十來歲才開始讀書寫字。”
沈冷問:“能不能再把聞達院的規模擴建一下?”
“書院地方就這麼大。”
老院長道:“聞達院的規模比起最初籌辦時候已經大了三倍不止......沈冷,你應該明白,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不是一個書院規模更大些就行的,而是要在整個大甯推行更新更完善的教辦方式,我老了,這些事已經推動不了,況且大甯這些年也沒有餘力搞這些。”
沈冷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這确實不是一個書院規模再大一倍甚至大十倍能解決的,就算大了十倍又如何?大甯寒門子弟能進書院的,不過是萬分之一,甚至更低。
“各地推行起來太難,教辦府的能力有限,這事不歸戶部管,也不歸工部管,内閣覺得不是大事所以不上心。”
老院長有些不滿:“若依着我的意思,十幾年前就在大甯全國每道興建一座書院,是為道級學府規模與雁塔書院同,每郡每縣都有朝廷辦的小書院,若十幾年前就開始籌辦,現在大甯朝廷人才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沈冷問:“若這樣做的話,大甯需要投入的銀子會不會讓國庫撐不住?”
“倒也不會。”
老院長道:“陛下不辦這件事,不是不想辦,而是他要留着。”
老院長若有深意的看了沈冷一眼:“陛下說,他不能把實情都做完,武功之事,陛下可令兵甲震域外,自陛下之後大甯百年太平無事,而民事教辦,就留給下一代的大甯皇帝來做吧,隻這一件事做好了,新的的大甯皇帝就可稱之為聖沈冷想着,陛下這是連太子未來都給謀劃好了,太子即位,大甯已無必要戰事,他隻需要将這教辦一事推行全國,大甯百姓對他的愛戴甚至會超過曆代大甯皇帝。
陛下的眼界,何止十年?
遠在百年後。
茶爺的表情卻有些異樣,好在沈冷隻顧着思考老院長說的事沒有注意到,她不明白老院長為什麼要和冷子說這些,冷子是軍職,未來多年都會在巡海水師之中,教辦的事沈冷知道不知道,似乎沒有什麼意義,然而老院長說的如此用心,甚至語氣之中隐隐約約還有些期盼的意味,這讓茶爺心裡微微發慌。
怎麼能不慌?
她知道沈先生在做什麼,比如天機票号,以及天機票号之下藏着的東西,這些老人似乎在為沈冷鋪一條路,而這條路沈冷自己還沒有走上去,一旦走上去,可能就是血海滔天。
皇家事啊,哪有那麼太平的。
“中午就在聞達院的食堂吃飯吧,味道還好。”
老院長似乎是走的累了,茶爺攙着他往食堂那邊走,一個懷裡抱着幾本書的十三四歲半大孩子低着頭走路,一邊走一邊讀書,竟是沒有注意到,若非沈冷及時拉了老院長和茶爺,他就能一頭撞上去。
到了近前才發現有人,學生眯着眼睛仔細看了看,連忙俯身:“拜見院子大人。”
“走路就别看書了。”
老院長認真的說道:“對腦袋不好。”
學生懵了,沒懂。
老院長搖頭笑了笑:“去吧去吧去吃飯。”
學生連忙又拜了拜,紅着臉跑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