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8頁)

如今求立都城之中尚且還有從各地退回來的兩三萬殘兵,再加上阮騰淵禁衛,各王公大人家裡的護院,湊出來一支幾萬人的隊伍自然也不難。

阮騰淵坐在他的寶座上看着下邊一個個悲悲戚戚的朝臣,越看越不順眼。

可時至如今他也沒有心情再發脾氣,國之不國,他這個皇帝最後還得依仗如今的這些眼前人,若連最後這批人的人心再散了,結局可想而知,若是與國同望也就罷了,可最終還得靠他們。

所以連朝臣們都覺得不适應,一個不會發脾氣的皇帝,一個說話軟言細語的皇帝。

曾幾何時,誰敢看阮騰淵的眼睛?

“諸位。”

阮騰淵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朕知道,如今朝廷裡有些聲音偏于向甯人投降,有些人覺得時局動蕩大廈将傾,所以開始為自己謀算。”

所有人的心都懸起來,若以往,接下來就是阮騰淵大開殺戒的時候,怎麼可能不人人自危。

可是阮騰淵卻話鋒一轉。

“朕知道你們是心裡怕,怕是人之常情......朕也聽聞,有人說,阮騰淵他做皇帝用人為官,難道甯人坐了這天下就不用人為官了?甯人終究是管不過來求立這麼大的地方,所以最終還是得以求立人治理求立人,若是現在投降,将來甯人入城,也還能謀個一官半職,更有甚者,說阮騰淵自然不會投降,皇帝投降就不再是皇帝,可大臣投降,有可能還是大臣。”

衆人低着頭,一個個臉色發白。

阮騰淵道:“仔細想想,這些話倒也不錯,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如今甯人大将莊雍就要死了,一旦他死,甯軍破城之日,你們誰能躲得過甯人報複的屠殺?”

朝臣們面面相觑,有人恍然,怪不得陛下從前陣子開始就親自上城牆督戰,始終沒有出手,直到幾個月之前看準了莊雍所在之處才發了一箭。

阮騰淵是怎麼坐上求立皇位的,幾十年過去,大家似乎都已經忘了。

弓馬娴熟,有萬夫不當之勇。

他就是故意要殺莊雍,唯有殺了莊雍,才能讓剩下的這些朝臣無路可退。

“你們都知道甯人行事作風,莊雍若死,城破之日怕是這都城裡要被甯軍屠戮殆盡。”

阮騰淵從寶座上下來,走到朝臣們中間:“然而你們也無需太過擔心,朕有辦法突圍出去......今日一早,有人報于朕說甯軍大營之中開始布置,在城牆上遠眺,可見甯軍在更換白甲,也就是說,莊雍真的死了,朕那一箭本該早就殺了他,可他卻硬撐了幾個月。”

阮騰淵掃視群臣:“若甯軍為莊雍發喪這就是機會,傾盡都城之中所有兵力,打開北門,往東朝山方向突圍,朕在東朝山那邊還準備了數萬精銳,隻是被甯軍攔在外邊一時之間不可救援,若與那數萬人馬彙合,進入東朝山内,經營數年之後,朕有信心帶着你們殺回來。”

阮騰淵道:“甯人不可能一直把十幾萬戰兵精銳都放在這,待到大部分戰兵撤回去,你們随朕把江山打回來,那時,你們便如開國之臣一樣,朕豈會虧待了你們。”

所有人面面相觑,誰也不敢先搭話。

阮騰淵心裡惱火,可還得壓着性子:“不過要想突圍去東朝山也不容易,若甯軍緊追不舍,他們的騎兵厲害,我們未必跑得過,所以......”

阮騰淵又掃了群臣一眼:“朕需要一員勇将,在甯軍發喪之際,率軍假意攻擊甯軍大營,引甯軍注意,為其他人突圍出去争取時間。”

他問:“誰願擔此重任?”

誰也不願,誰不知道那就是自己去送死的。

将軍阮煥林上前一步,卻見皇帝對他悄悄擺手。

如今兵圍在都城外的甯軍戰兵有十萬之衆,那是大甯的戰兵,厮殺過的人都知道,大甯戰兵在陸地上沒有對手。

“朕知道你們不願。”

阮騰淵長歎一聲:“既然如此,朕這個皇帝就為你們做一件事吧。”

他看向将軍阮煥林:“朕決定了,城中所有可帶兵甲之人,湊起來也有五萬,兵部府庫裡,把兵器甲胄都分發下去,五萬人的隊伍人人有甲胄人人有兵器是足夠的,隊伍分成兩批,朕留下兩萬人。”

他走回到寶座那邊坐下來:“阮将軍,你與朕帶兩萬人,從南門出進攻甯軍大營,剩餘三萬兵力,保護其他人從北門沖出去,你們記住,到了東朝山之後為朕建一座石頭城出來,朕自會帶兵與你們去彙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