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城裡人來俺們這兒玩的,開個什麼越野車、大吉普,但也就平時天氣好能試着開開。”
“遇到雨天山路滑,河流漲溪,那些好車也都不敢開上來。”
躲在李壯懷裡的沐糖聽着老村長說話,瞅瞅這一路的颠簸惡劣路況,心有餘悸拍拍胸口:
“這種地方……天氣好我也不敢開車的。”
蘇清顔也向老村長問了一句:
“山路這麼難走。”
“那平時來山裡希望小學讀書的孩子是不是也不方便?”
老村長聽得感慨:
“可不是哩?”
“村裡那些孩子哪能坐什麼三蹦子、油錢都燒不起。”
“那都是靠着雙腳走山路走過來的,一天下來腳都磨十遍泡了,疼的哎……”
“但本來都是一個個山上村子裡的苦娃娃,能有個讀書的地兒就謝天謝地了。”
“哪還敢挑剔這那喲……”
同樣是老家農村出來的李壯聽得有所感觸,重重點頭:
“村長說得對。”
“山裡孩子要讀個書,可不容易。”
沐糖也有些被觸動,喃喃出聲:
“我小時候上學,都是我爸爸媽媽開着車送我,我還吵着鬧着不想去學校的……”
蘇清顔輕聲點評一句:
“越是容易得到的,就越是不會珍惜。”
林然也微微感慨:
“越窮困的地方,獲取知識這件事才越是難得珍貴。”
前世做教培老師的那幾年,他也曾去過山區短暫支教、做過宣講活動。
所以曾親眼見到過山裡的孩子們對知識的渴望和尊重。
都想要走出大山。
但又能有幾人真正走出大山。
貧困的家庭無法為孩子們提供經濟上的助力。
在那些山村兒童們最單純稚嫩的思維中,想要改變命運的唯一辦法,便隻是城裡孩子們平時在教室課堂裡聽到幾乎厭倦膩味的四個字——
好好學習。
有人隻将它當做一句無聊口号。
有人卻不惜跋山涉水、千辛萬苦,執着而堅定地将其視作救命稻草,有如孤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