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許仙,理由是在衣帶诏這段劇情裡面,作者寫了這麼一段劇情。
當時漢獻帝召見董承,問他“我們大漢朝的高祖皇帝是從什麼地方起兵,又是如何獲得天下的呢?”
董承大驚失色道“陛下莫不是在戲弄微臣,高祖陛下的大業,天底下有誰不知道呢?高祖皇帝自然是從泗上亭長起兵,提着三尺長劍,斬殺白蛇起義,縱橫四海,隻用了三年就滅亡了秦朝,5年的時間滅亡了楚國,這才為我們大漢立下了萬世之基業。”
這段話是三國演義的原文,劉旭隻是翻譯成了白話文,然後寫了出來,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是這位群友卻信誓旦旦的表示,這電話裡面有問題。
那就是太祖為什麼要斬殺白蛇起義,這不科學呀!起義和白蛇能夠有什麼關系,殺了一條普普通通的白蛇,就能成功的起義了嗎?就會激發其他老百姓的追随嗎?這裡面的邏輯有問題呀!
所以這裡的白蛇不應該是傳統意義上的動物白蛇,而是一個叫做白蛇的人,高祖是擊敗了這個人之後,才有資格起義的。
所以這個人在漢初的時候威望一定極高,應該是秦國的一位極為重要的人物,泰山北鬥,殺了會震動天下的大人物。
誰能夠斬殺白蛇,誰就有資格被稱為漢初三傑,而這個能夠斬殺白蛇的人就是許仙。
這一番考證,在當時整個讀者群裡面都掀起了一番巨大的争論。
群友們對于漢初三傑的前兩者,也就是項羽和趙高都沒有太大的質疑,唯一的質疑就是對這個許仙的,提出了質疑。
很多群友都表示。就算白蛇是一個人,那根據原文來理解,斬殺白蛇的也應該是高祖本人,這個許仙是什麼來曆?
然後這位群友就得意的翻出了劉旭版三國演義的第87章,标題叫做“虎癡許褚”的章節出來。
這個章節是描述曹操如何得到許褚這員武将的。
在三國演義的原文裡面,隻用了一句話就交代了許諸的來曆,那就是曹操起兵,許褚帶着人來投奔,就這麼一句話。
不過劉旭是研究曆史的,對于許褚也比較喜愛,對他有不少研究,于是就專門花了一章來介紹許褚的這個人物。
因為是三國演義沒有的内容,所以劉旭寫起來就相當的随意,不受三國演義原文的限制,還加上了這麼一句話道“自古以來,許家能夠以武力見長的隻有兩人,有詩贊曰:“今有許褚裸衣搏惡來,又有許仙仗劍戰白蛇”皆乃千古美談也!”
你看,這擊敗白蛇的人是誰,還有什麼疑問嗎?
看到這位群友的回答,群友們各個歎服不已,皆稱呼他為神人也!
第35章
你這個設定太強行了
雖然當時在看到了這位名叫逃離命運之祈的群友的信誓旦旦的考證之後,劉旭當時就有種想要來糾正對方這糟糕的曆史觀。
可是最終劉旭還是忍住了,因為他發現,造成這種搞笑的考證的罪魁禍首其實是自己。
是因為自己隻把三國演義這一段曆史截取了出來,寫給所有人看,那不具備地球曆史常識的人,看到這樣的三國演義之後,自然會根據想象腦補出很多東西出來。
而自己是在知道了整個華夏曆史的基礎上,才有資格這樣嘲諷對方的。
那反過來說,華夏的曆史如此龐大,史書能夠記載的不過是滄海之一栗罷了,劉旭本人堅信的曆史難道就是真實的曆史嗎?
就拿紅樓夢的作者來說,雖然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本書的作者是曹雪芹。但實際上這個考證結果僅僅是在民國的時候得出來的。在民國之前,沒有人能夠認定紅樓夢的真正作者是誰,因為沒有一個靠譜的史料記載了這件事情。
而紅樓夢是曹雪芹所作,隻是胡适這位民國的駐美大使考證出來的結果,誰又能夠保證這位胡适大使,不是此時的逃離命運之祈,隻是根據自己的一些臆斷,最終推測出紅樓夢的作者是曹雪芹的呢?
想到這裡,劉旭就完全沒有批判這位群友的想法了,甚至還對他非常的敬佩,因為從邏輯上來說,他能夠從僅有的資料推斷出這樣的結果,還是非常牛叉的。
而且劉旭進一步發現,現在三國演義的讀者們幾乎都已經習慣了各種看不懂的名詞,有不少讀者甚至都将考證各個名詞的含義當做最大樂趣。
比如說現在的三國演義對照詞典已經更新到了第9版,已經包含了超過700個詞彙的解釋,而這些工作全部都是由讀者自發完成的,參與讀者的總人數也超過了120人之多,很多讀者的日常樂趣就是在群裡面互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