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第6頁)

  “這倒是令人唏噓!”秦瓊聽完了陳祎的兩個故事之後感歎道“明明一貧一富,且貧者越貧,富者越富,那就應該貧者越苦,富者越樂,卻不想倒是反了過來。反倒是貧者長命百歲,富者英年早逝。”

  “其實吾也一樣,吾幼年家貧,每日除了習武還是習武,自覺日子過得極為開心,每日陪伴在母親身邊,人生至樂的不過如此。現如今吾已貴為翼國公,榮華富貴唾手可得,山珍海味不過如此,但每日卻心憂朝堂,思慮後代,日子反倒是過得痛苦不堪,長此以往,恐怕天不甲年了。”

  “貧者樂,富者苦,此為何解?”

  秦瓊非常認真的向陳祎問道。

  “晚輩不知……”陳祎搖搖頭,同樣極為誠懇的說道,這頓時讓秦瓊的臉上出現了失望的表情,見此陳祎立刻開口補充道“小僧雖然不知,但是小僧知道有一處地界,乃有世界萬法,可解世間萬難!”

  “何處?”秦瓊頓時好奇的問道。

  “乃是我佛起源之地,萬法歸終之所,天竺佛國是也!”陳祎低着頭,說出了自己的根本目的。

  “哈哈哈哈!”聽到陳祎的話,秦瓊不由的笑了起來“大師與我說了這麼多,還講了兩個故事,恐怕就是想要告訴吾天竺國的事情是吧!”

  “是也不是!”陳祎正色道“小僧确實想與國公談那天竺之事,但小僧方才所言也全是小僧真實的經曆,世人皆苦。不但貧者苦,富者亦苦。我佛乃是從那西方天竺國流傳而來,隻是五百年來删改太多,而且也隻是我佛法滄海之一栗。”

  “想要解決世人疾苦,唯有去西方天竺國求取真經,将天竺國的大乘佛法盡數取來,傳播天下,如此天下百姓富者樂,貧者亦樂,從此天下太平,再無動亂矣!”

  “……”秦瓊本人愣在原地,半響之後才驚訝的看着陳祎道“敢問大師法号為何?”

  “不敢,小僧法号玄奘!”陳祎一臉認真的說道。

  ——————————

  這一章到這裡算是才結束了,然後看完的讀者們就直接爆炸了。

  “連上了,真的連上了,原來華夏世界真的是西遊世界的一部分,卧槽,我的華夏大神呀,您的布局能力實在是太強悍了,這一下子就全都連上了!”幾分鐘之後,讀者群裡面立刻就有人叫了起來。

  這句話直接就引燃了更多的讀者,一時之間似乎有上百人同時在群裡面冒了出來,争相詢問此事是真是假。

  然後短短十幾分鐘的時間,《天可汗》就再一次極為難得的以“西遊和華夏真的在一起了”為标題,迅速發展了全網熱搜。

  之所以這個話題能上熱搜,雖然是因為很多讀者早就猜到了西遊和華夏是一個世界了,尤其是當《天可汗》開始連載,大唐這個名字第1次出現之後,就有人立刻将西遊和華夏聯系在了一起。

  隻不過當時能夠對應上的隻有大唐這個朝代的名稱,還有長安城,洛陽城,洪州等地名而已,這讓當時兩個世界是一個世界的說法甚嚣塵上。

  隻是後來随着更多的信息公布,讀者們發現能夠對上的隻有地名,至于人名啥的,卻沒有一個能夠對得上的。

  比如唐僧的外公,大唐丞相殷開山,這個人如果是真實存在的,那在《天可汗》中就一定會出現,但是整個大唐一朝從來沒有出現過一個叫做殷開山的丞相。

  除此之外,其他官員的名字出現的極少,所以能夠讓兩者完全對應上的證據也很稀少,讀者群體之間一直争論的極為厲害,互不服氣以至于後來出現了兩個黨派互相争吵不休,就如同當年的丞相黨和皇叔黨一樣。

  而現在,随着玄奘法師的出現,之前的種種猜測都得到了證明。

  不僅僅是玄奘法師這個名字,還有他俗家姓陳的這個特點,以及他本人已經明确提出了希望能夠前往天竺,尋找大乘佛法的宏願等等,這一切都完美的契合了唐三藏的人設,這個陳祎就是妥妥的唐僧本人了。

  而且西遊記裡面的唐僧本人并沒有出現真名,所以陳祎這個名字對應其真名也是合情合理的。

  一時之間整個同世界黨喜笑顔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在各種網絡媒體上瘋狂過節,持續不斷的嘲諷那些之前堅定的旨意的雙世界黨。

  雖然雙世界黨中也有一些死硬分子跑出來提出了疑點,比如西遊記裡面唐僧應該是在貞觀13年出發的,為何現在才貞觀三年就準備出發了。

  還有,當年唐僧可是在大相國寺裡面當和尚的,而不是一個到處行腳的野和尚。

  還有他的父親陳光蕊,外公殷開山等等,在小說裡面都對應不上。小說裡面陳光蕊是海州人士,應該是山東青島附近,但是這裡的陳家卻是貨真價實的洛陽人。

  而且陳光蕊鐵定沒有當上狀元,因為貞觀年間根本就沒有狀元。

  根據《天可汗》之中的描寫,史上第1位被稱為狀元的叫做孫伏伽,是武德年間的狀元。之後到了李世民當政,狀元這個頭銜并沒有普及化,隻有一個明經科第一的頭銜,而且這個第一并沒有給予後世諸多待遇,隻是單純的考得好,可以進入小衙門裡面當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