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7頁)

  見到李世民這個反應,李祎臉上難免出現幾分落寞的表情,李世民看到之後略有不忍,開口解釋道“祎兒,不是皇曾祖偏袒三郎,而是他确實比你更有志氣和膽魄!”

  李世民幹脆直接開口道“按照你的辦法,其實就是坐等這個賤人重新将皇位傳給你的兩個叔叔,等到皇位自動回到我們大唐手中。”

  “可朕問你,如果你這兩個叔叔比這賤人死的還早該怎麼辦?而這賤人還有女兒,她既然當了皇帝,那為何不能将皇位傳給自己的女兒呢?”

  “還有,你的兩個叔叔其實已經改姓武了,所以他們如果未來繼承皇位的話,那也大可以是武周江山的皇帝,而不是我李唐江山的皇帝。”

  “還有,這賤婦還有幾個侄子,他們是正兒八經的武周血脈,他們當皇帝也是可以的!”

  “所以你的主意隻是等待,等待這個賤人良心發現将皇位重新還給我們大唐,一切都指望這個賤人會良心發現,這是将未來交給了命運,而不做一點奮鬥的懦弱之舉,這樣的性格是不适合當皇帝的!也無法擔起我大唐江山的!”李世民看着李祎,非常認真的說道。

  “是,孫兒明白皇曾祖的意思了!”李祎道,李世民也點點頭,正準備再寬慰幾句,李祎卻接着說道“但孫兒堅持以為一動不如一靜,天下注定是會回到我大唐手中的,實在是沒有必要冒險興兵,否則大唐又會重新陷入永不停息的兵亂之中!”

  “你……”李世民被李祎這句話給直接怼的一口氣回不上來,這李祎不是明擺着在拿自己的玄武門之變說事嗎?

  要不是這是自己的親曾孫,李世民也想踹他一腳。

  不過李祎既然這麼說,那李世民就徹底放棄了立李祎當皇帝的打算,而是緊了緊懷中抱着的李隆基,就打算正式宣布,将要立李隆基為大唐新一任皇帝的旨意。

  而見到皇位從自己身邊流失,此時其實已經13歲的李祎表現的依然非常淡定,他是吳王李恪的後人,本來就與皇位無緣,今日能夠站在太宗皇帝面前已經是滔天的幸運了。

  能夠說出自己對于天下和局勢的理解,更是幸運之中的幸運。

  至于這個天底下最尊貴的位置,李祎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太大的興趣。因為他知道,這是最尊貴的位置,但也是最傷人的位置,想要善始善終的在這個位置上坐下去,那就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情。

  與其如此還不如當一個逍遙的王爺,為天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對得起李唐宗室的身份也就足夠了,其他的又有何妨。

  而相較于13歲的李祎本人的灑脫,他爹和他爺爺都郁悶的快要哭了。

  這天下好不容易有機會到達他們一脈的手中,接下來現在又這麼的失去了。

  “好了,拟旨,傳朕旨意,當今天下作亂,女主禍國,宗室殘破,當此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人繼我大唐帝脈,以安天下之心。故,朕傳位于……”李世民的口條說到一半,正準備順理成章地接着說出李隆基的名字的時候,整個人猛然停了下來,明明到嘴邊的話卻又硬生生的咽了回去,用力的吞了好幾口口水之後,才表情極為尴尬和無奈的接着說道“朕之玄孫,吳王李恪之孫,宋州刺史李琨之子李祎!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繼皇帝位!”

第1694章

神鬼二象性的玄宗

  “怎麼回事?明明都是三郎一直表現的好,怎麼話到嘴邊又變成李祎了?”李旦茫然的,疑惑不解的看着台上宣布繼位的皇帝是李祎的李世民,而朝臣們也大都是同樣的表情。

  大家都不傻,都能看出李世民的決定似乎是硬生生的噎回去的。

  而李祎本人也非常的迷惑,不明白自己怎麼就忽然峰回路轉,直接成為皇位繼承人了。

  “你們在這等朕一會,朕去去就來!”李世民忽然表情嚴肅的說道,然後就把衆人全都留在了台上,自己直接踏入虛空,消失不見了。

  衆人以為李世民已經去了其他遙遠的地方,殊不知李世民其實根本沒有離開明堂,而是就在明堂的空中,隻不過被某人直接隐去了身影,任何人,哪怕金仙都察覺不到罷了。

  “大天尊,您為何剛才傳信給我,讓我叫皇位傳給李祎呢?明明是三郎更加的優秀!”李世民滿臉疑惑的看着劉旭問道。

  原來剛才李世民之所以改口,完全是因為劉旭的命令……哦,不對,應該是建議。

  是因為劉旭的建議,才讓李世民直接改口,将皇位交給了李祎。

  “怎麼說呢!”劉旭摸了摸自己的腦袋,然後道“我太好跟你說,因為這涉及到了《日月倒懸》之後的主線劇情,我隻能告訴你,曆史上在武則天之後,下一個實權的皇帝其實就是這位李隆基!”

  “曆史上也是三郎當皇帝了?”李世民難以置信的看着劉旭道“這豈不是說,這個賤人之後,天下又回到了我大唐的手中!”

  “不然呢?”劉旭白了一眼李世民。

  “那三郎這皇帝幹的不好?”李世民若有所思的問道,既然劉旭直接阻止他讓三郎繼位,那就說明曆史上的三郎幹的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