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第8頁)

  “那三郎這皇帝幹的不好?”李世民若有所思的問道,既然劉旭直接阻止他讓三郎繼位,那就說明曆史上的三郎幹的并不好!

  “這個其實不太好說,李隆基這個皇帝非常的複雜!”劉旭摸着自己的鼻子道“我可以告訴你未來網絡上的一個段子,大家是這麼說的。”

  “如果李隆基在五十歲就死掉了的話,那他将是曆史前三的千古一帝,曆史第一的中興之君!但是他活了八十歲,那他就是大唐一等一的罪人,大唐實際就亡在了李隆基的手中!”

  “……”李世民的手顫抖了一下,亡國之君幾個字在李世民的腦袋裡面不斷的回響。感情自家的倒黴兒子不是亡國之君,這個倒黴的曾孫才是亡國之五十歲前是千古一帝,五十歲後是亡國之君……大天尊,天下真有如此反差的皇帝嗎?”李世民忍不住開口問道,他實在是想象不到,這千古一帝和亡國之君,怎麼會集中到一個人的身上。

  “這就是曆史的奇妙之處了,很多故事我們這些寫小說的都編不出來,隻能由曆史才能夠譜寫!”劉旭笑道。

  “那三郎他究竟是如何亡國的?總不能他也有一個武則天吧!”李世民郁悶的問道。

  “不是武則天,她的命運可比武則天慘太多了!”劉旭感歎道。

  “這麼說,也是有女人的事情咯!”李世民的額頭上冒出了好幾根黑線,立刻對李隆基失去了大部分的好感。

  李世民還想要問問自家這個好曾孫究竟幹了什麼才能打出這樣的超神超鬼的戰績出來,奈何劉旭死活不肯透漏李隆基後來究竟幹了什麼,李世民隻能換個話題問道“那李祎呢,這孩子如何?”

  “他是太宗之後的大唐第一宗室名将!”劉旭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如果不是李隆基後來對他頗多顧忌,不給他太多的兵馬的話,我甚至懷疑他能夠直接滅了吐蕃,未來也就沒有那麼多麻煩事了!”

  “另外,李祎後期轉而擔任文官,成績也非常的顯著,朝政為之一清,奈何年歲已老,退休終老!”劉旭歎了口氣道“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李祎如果當皇帝的會如何,因為玄宗朝後期的那個鬼樣子,許多的史料都丢失了,李祎的很多具體故事也都查不到了!”

  “但從李祎行事作風來看,這絕對是一個成熟穩重之中又包含了勇猛剛烈的性子,他當皇帝或許不會有李隆基前期的大治,但也不會落到後期徹底完蛋的地步吧!”劉旭感歎道。

  “成熟穩重又勇猛剛烈?”李世民細細的咀嚼了一下這個詞彙,然後苦笑道“大天尊的這個評價還真高,世民自問都當不起這個評價!”

  “皇帝和臣子是不一樣的!”劉旭白了李世民一眼道“皇帝要考慮的事情很多,臣子就隻需要做事,然後等着一個不對被皇帝殺頭好了。”

  “而且我也很好奇,如果把唐玄宗給換掉,大唐是否還會走上之前的老路!”劉旭樂呵呵的說道。

  “這算是對我的誇獎嗎?”李世民歎了口氣,然後道“多謝大天尊答疑解惑,不知道這《日月倒懸》的下一本書究竟何時才能更新?臣一定要天天追讀,不敢忘記!”

  “《日月倒懸》還需要五年左右吧!”劉旭算了一下,然後道“不過《日月倒懸》的下一本就是《長拳太祖》了,後面李隆基的故事,你估計隻能從三瓜兩棗的插叙裡面看到了!”

  “……”李世民無話可說,生無可戀的向劉旭拱了拱手,然後重新通過虛空回到了明堂中央。

  此時李祎,李隆基,還有其他的不肖子們都還在等着李世民,覺得似乎可能還有什麼轉機,能夠換一個皇帝。

  然後在和劉旭交談之後,或者是李世民回到李隆基未來還真有個頭大的女人之後,李世民就徹底絕了給李隆基皇位的心思,他直接拉起李祎的手道“這個明堂雖然鋪張浪費,但既然已經按照登基大典布置了,那你今天便直接登基,為我大唐第四代帝皇吧!”

  好家夥,李世民一句話,就直接把李旦和李顯這兩個皇帝給直接OUT了。

  而李祎則全程傻不愣登的跟着李世民。

  “對了,一個步驟是啥來着?祭拜祖先是吧!”李世民呵呵一笑道“我這一時半會也找不到祖宗們的牌位,你就直接跪拜我好了,活人總比牌位要強吧!”

第1695章

出口成書

  有人說,唐仁宗李祎的登基大典是有史以來最潦草,但也最隆重的登基大典。

  說他潦草是因為在此之前沒有任何準備,李祎,前一天壓根都沒有想過自己可能會登基,然後直接就被提溜上了皇帝的寶座,成為了大唐帝國法統上的第四代皇帝。

  嗯,在李世民的親口命令一下,目前大唐帝國隻承認四代皇帝,也就是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之後的第四代皇帝。

  至于中間其實也當過皇帝的李旦和李顯,就被李世民給直接無視掉了。

  而說他隆重,一是因為登基大典使用的明堂,以及明堂中各種奢華至極的布置,是整個大唐帝國開國以來前所未有的。而親自主持這場登基大典的更是大唐帝國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李祎的登基大典是既潦草又隆重。

  “祎兒!”李世民将李祎扶到了龍椅上坐下,然後笑道“自古以來,每有新君繼位,那都是要宣讀登基诏書,同時在登基诏書中宣布自己接下來的政策,以及對國家發展的想法和群臣的囑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