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第1頁)

要不然,第一批人遷過來之後,萬一活不下去,後續的跟進就要變得非常的難。

但這樣一來的話,就要跟他們的利益産生沖突。

遷過來這幾十萬人當然不可能把這麼多州縣的地全都分完。

但是,幾十萬人突然湧入,必然會拉高當地的地價。

這樣一來,會極大的增加他們布局的成本。

這是他們絕對不能接受的。

除了這個原因,就是将來如果真的收複了舊都,這些地方基本就類似于天子腳下。

一群蠻夷,而且還是戰敗的蠻夷,也配居住在天子腳下?

想屁吃呢?

所心,

必須把他們支的遠遠的,越遠越好。

至于讓他們到了雷州、瓊州之後種甘蔗,隻是一個絕佳的理由而已。

事實上,限制大宋制糖産量的,從來都不甘蔗之類的原材料不夠,而是制糖工藝不行,出來的粗糖雜質太多,導緻最後精糖的産量上不去。

就算種再多的甘蔗,其實最終還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但這個問題,不是制糖方面的專家根本就不知道。

陳中倒是恰好知道,但是他怎麼可能說出來的。

他的任務,隻是把人忽悠過去。

至于幾年之後,大家發現種了大量的甘蔗,糖的産量卻并沒有能增加多少之時,會不會怪罪到他身上?

對于這個問題,他完全不擔心。

因為,那不賴我啊,反正甘蔗的産量是真增加了,我當初說的是對的。

至于為什麼多種了那麼多的甘蔗,糖的産量卻隻增加了那麼一點兒?

那肯定是因為他們不夠努力呗?

正是抱着這樣一個想法,趙鼎主完了之後,他才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而且從剛才奏對的情況來看,他基本上已經成功了。

官家明顯對糖很感興趣。

當然了,這幾乎是注定的。

這個年代,誰能對糖不感興趣呢?

可是,他沒想到官家沒有跟他掰扯把幾十萬人弄過去種甘蔗,到底能多出來多少糖,反而問他需要多少人去鎮守這麼多的移民。

一聽到這個問題,陳中完全麻了。

這問題壓根兒就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内,再說了,就算他考慮了,他也想不明白。

但官家問了問題,他又不能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