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的政治格局!
藤原忠實這麼一吼,場面馬上就安靜了下來。
大臣們對于藤原忠實的一手遮天早就已經不滿意了,但平時誰也不敢反抗。
此時都已經死到臨頭了,看他還是這麼霸道,衆人幹脆一個個的眼觀鼻,鼻觀心。
愛咋咋的吧!
一見場面陷入了尴尬,鳥羽上皇無語的瞪了一眼藤原忠實。
然後才說道:
“宋國大軍已經抵近本島,此正是存亡危急之秋,衆卿當同心抗敵才是。
都說說吧,有什麼好辦法能夠退敵。
隻要能解大宋之危,朕将不吝賞賜。”
鳥羽上皇說完了之後,過了一會兒,從左側位置上站起來一人。
“陛下,臣有一計或可退敵!”
看到站出來的平清盛,藤原忠實下意識的皺起了眉頭。
他的職位叫做關白。
這個職位其實并不是升上去的,而是在天皇小的時候,就指定了由其來輔導、陪伴小天皇成長。
天皇繼位了之後,就繼續擔任攝政大臣,這個位置制度或者說這個位置,叫做關白。
換個更容易理解的詞語,其實就是外戚。
做為外戚,他對于平清盛有着天然的敵意。
由于曆史以及現實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倭國的曆史上,一直活躍着一個群體。
這個群體最初以懶漢和流浪漢為主,他們不事生産,遊蕩于倭國各地之間,平時多以偷雞摸狗或者打家劫舍為生,過着饑一頓飽一頓的生活。
後來因為土地兼并日益嚴重,大量的失地農民也加入了這個群體,使這個群體的規模不斷擴大。
大宋一般把這個群體稱為山賊。
而在倭國,他們被稱為武士。
這個武士群體,本來一直是遊離在整個倭國的體系之外。
但在恒武天皇年代,這個事情有了變化。
恒武天皇當政之時,朝政基本被各大地主的代表把持,其本人基本已經成了擺設。
為了奪回原本屬于自己的權利,他開始有意識的豢養散布于民間的武士群體。
最初他的目的很簡單,隻是利用這些人做一些暗殺之類的髒活。
漸漸的,這些武士就發展成了恒武天皇的私人武裝。
恒武天皇退位了之後,這股私人武裝仍然一直掌握在其家族手中,新任的天皇并不掌握這股力量。
而平清盛便是桓武天皇的後裔,桓武平氏的現任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