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第5頁)

所以,眼下來看,這件事兒隻不過是多了幾個編制而已。

雖然很多人同樣覺得這個建議實在是多餘,因為大宋其實有類似的機構來負責這個事兒。

但秦桧剛才一挑二十多人的雄姿,還在他們的腦子裡揮散不去。

他們是真怕自己跳出來之後,又撞到秦桧的槍口之上。

而且,編制多了,對于大家來說也是個好事兒。

至于羅汝楫說的,采風官隊伍全部由戰場遺孤組成,他們壓根兒就沒當成回事兒。

既然是孤兒,那就意味着他們沒有靠山。

由這些人組成的隊伍,雖然忠誠度沒問題,但能力卻經常會成問題。

尤其是組織管理型的人才,更是最難培養。

所以,他們完全可以靜觀其變。

如果這支隊伍以後發展的像模像樣,那就想辦法把自己的後輩或者學生安排進去摘桃子。

如果發展的不怎麼樣,那就任其自生自滅呗。

至于說隻向官家一個人負責?

那更是無所謂。

頂天了就是一個低配版的禦林軍,有什麼呀!

這個事兒過了之後,羅汝楫便接着說起了第三件事兒。

但他還沒說完,就已經有人站出來反對了。

“官家,随着戰場形勢的變化,改革武學已經勢在必行。

剛才羅大人提出來的改革之法,也算是對症下藥。

但是,由官家您來擔任山長一事,萬萬不可。”

擡頭看了一眼,發現出來反對的是國子監祭酒汪澥。

見到是他,劉禅笑着問道:

“哦?

為什麼不能由朕來擔任山長啊?”

“官家,國子監和太學您都沒有擔任山長,豈能擔任武學的山長?

如果真這麼做的話,置天下學子的顔面于何地?

還請官家三思啊!”

他這麼一說,劉禅馬上點頭說道:

“愛卿說的有道理啊。

無論儒生還是武生,都是國家的橫梁,朕不能厚此薄彼。

看來,朕确實不适合擔任武學的山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