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他便看着趙鼎問道:
“趙相,你這個想法本帥很好。
但是,具體操作是不是再緩一緩?”
嶽飛這麼一說,趙鼎再次叫起了撞天屈。
“元帥,我也想緩一緩。
可誰知道您這麼快就把金國給平了,這一下子多出來這麼大個人員缺口,我也很無奈啊。”
“可這麼突然的改革,萬一沒人參與怎麼辦?”
聽到這個,趙鼎頓時放下了心。
“元帥,這一點兒您盡管放心。
您忙着在金國打仗的時候,我已經把這個方案推敲了無數遍。
咱們現在隻是缺可用的官員,但并不缺少學子。
相反,每次春闱之後,都有大量的學子因為表現不佳而郁郁不得志。
這些失意學子的學問自然不算頂尖,但他們也都至少寒窗苦讀十年,不僅識文斷字還懂聖人道理。
有了這樣的基礎之後,隻要他們願意去鑽石一門手藝,應該是很快就能上手甚至是精通。
我們如此改革之後,既能為朝廷招攬足夠的人才,也能為這些學問不算頂尖的學子提供一個入仕的機會。”
趙鼎說完了之後,嶽飛不由的點了點頭。
他這邊一點頭,劉禅也馬上跟着點了點頭。
不過,他倆點頭之後,還沒來得及說話呢,趙鼎就又繼續說道:
“而且,元帥您也不會擔心,他們擔任了技術型官員了之後,會因為一生隻能困于一個崗位而懈怠。”
“哦?
此話何解?”
“元帥可知道,為何天下的學子都覺得科舉之路難于上青天?”
聽見這個問題,嶽飛想也沒想便答道:
“那自然是因為他們學問不精。”
他一說完答案,趙鼎便笑着說道:
“元帥說的沒錯,但這隻是其一。”
“哦?還有别的原因嗎?”
“當然。
除了自身學問不精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他們不通實務。”
“不懂實務?”
“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