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10頁)

  “崔文璟在各家之中算是最有眼界格局的一位,但他依然是世家思維的典型代表。如果他發現陛下依然沿着先帝的步子前行,那崔文璟和王家合作的可能性都比向陛下稱臣的高……莫以為崔王打得死去活來,家族利益如國家一般,沒有永恒的朋友與敵人。目前崔家沒有表态,無非是我們的科考計劃還沒開始公布實施……并且我與陛下還在讨論新朝稅制,這對現今世家的人口與土地兼并是一個重大挑戰,一旦公布,崔家必定陌路。”

  趙長河終于道:“道理我都知道,但這種事情怎麼共赢?這是立場上的完全相悖,根本無法取得一緻。靠忽悠是沒有用的,老崔那老狐狸……”

  “以前他們靠的是清河劍傳承上古知識,包括他們的武道與文化。與一般人典籍傳承的區别在于,典籍需要理解,後人不肖則可能學不會,但劍靈則可以神魂傳輸感悟,讓他們取得比任何人都快都穩的修行進展。這些年來劍靈沉睡,各家也都相應地在沒落,肉眼可見。”唐晚妝道:“某種意義上說,靠劍靈傳承的模式已經被證明未必穩當,一旦劍靈出岔子,家族慣性跟不上,被拖累得反不如别家習慣用典籍的。”

  趙長河颔首:“是這樣。”

  “現在劍斷了已是既定事實,沉湎過去、糾結是否能恢複此劍、糾結仇恨,都沒有意義。需要大智慧和大決心者,引領家族從故有的傳承模式裡醒來,适應全新的時代,他崔文璟是否有此決斷與遠見?”唐晚妝道:“我相信他已經在考慮了,能走在浪潮之先者,才能在新的時代取得最大的利益。”

  趙長河道:“我就這樣做說客麼,是否應該給點看得見的東西?”

  唐晚妝離座而起,深深一禮:“晚妝徇個私……替舍侄不器讨正式的吳侯冊封,此虛爵食邑,不涉任何權柄,但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第653章

再臨江湖

  紀元曆史有過世襲爵位,那是從極早的貴族體制遺留演變的,那種爵位與權柄是一體的,世家的形成也是這麼演變而來的。

  從前幾朝開始就已經是承襲的爵位降等,幾代之後就沒爵了,想要封爵就得自己立功。

  世襲一個虛爵,曾經也有朝代這麼做過,起初也覺得數量不多,但年年增加,最後導緻養了一群無所事事的寄生蟲,倒也不是多好的方案。

  但任何方案都要看背景,放在此時此刻的背景下,那就是最合适的、能最快速度穩定後方的方案。話說如果真要養成一群豬,對朝廷來說是好事才對,至于以後會不會年年增加,大家如今春秋鼎盛,還能繼續操作,一步一步來。

  唐晚妝說的是不器,實則指崔家,連唐家都能世襲侯爵,那崔家呢?

  即使隻是虛爵沒有以前那麼牛逼了,至少保你後人一個鐵飯碗,怎麼都比别人無憂,隻要國家不亡,總有你一口飯。

  有這個兜底,你敢不敢放開手腳在新的浪潮之中搏擊,和一群平民與宗教徒競争科考,以及迎接新的土地稅制?

  劍已經斷了,想要恢複以前的模樣是不可能的了,這個台階你下不下?

  要下就盡快,遲了無功可言了……

  相比于厲神通那邊屠盡公卿,這邊的做法已經是最溫和的了……除非你鐵了心要另立新朝。

  趙長河在心中推演了一陣子,暗道這套對楊敬修那些不知道有沒有用,但對老崔應該是有一定作用的,至少能談。如果談不攏,大不了自己帶央央私奔去。

  想到這裡也籲了口氣:“我可以試試。”

  唐晚妝美目凝注着他,低聲道:“夫君此離京師,一定要小心……現在和往常不一樣了,往常夫君雖然耀眼,但并沒有成為誰家眼中的關鍵,不會不擇手段的對付你。但是現在,隻要明眼人都知道,你才是這個新朝維系的紐帶……包括諸天神魔,曾經目光都被先帝所吸引,而現在目光也會凝注在你身上,尤其是你還手握天書……”

  趙長河哈哈一笑:“我行走江湖已經很久沒有經受過早期的壓力了,正有些渾身不自在。諸天神魔有什麼大不了的,我能殺一個,就能殺第二個!”

  唐晚妝看着這貨戰意滿滿的樣子,有些看着大孩子般的嗔意,心中卻也喜愛。

  如果說現在趙長河已經變了很多,但那種無法無天的桀骜之氣是一直藏在骨子裡沒變的,吸引崔元央的、吸引她唐晚妝的,都是這個每逢逆境就能更激發動力的精神。

  現在的趙長河看似這個王朝的最高權力者,實際上這個王朝脆弱得如同新生的嬰兒,無論是勢力還是高端武力,面對的壓力都遠遠比以前大得多,是真正的最逆境之時,随時都有毀滅的可能。

  唐晚妝此前死死維護夏龍淵,這也是關鍵的一點。都說老夏造成了亂象,是事實沒錯,然而客觀上隻要他還活着就不會徹底大亂,現在沒了,才是真正亂成一團……如果說還不夠亂,那是因為有趙長河在維系與收拾,這是在此之前任何人都沒預料過的,隻有她唐晚妝預見到了隻鱗片爪。

  現在這個世界上,最危險的人就是趙長河,但他卻不能像夏龍淵一樣躲在京師的太廟裡,因為他要做的事太多。

  “你……該易容的時候要易容,不要逞強。”唐晚妝終于盈盈起身,走到茶幾對面,輕輕挨進趙長河懷裡,送上香吻:“我會和你的情兒一起輔佐好陛下,當你回來之時,會看見最鼎盛而穩定的大後方。”

  趙長河抱着她,玩笑道:“你确定和情兒不是針鋒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