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斤的醬大骨在偌大的鍋裡翻炒,這可真是個體力活。
蘇奶奶的年齡越來越大了,翻炒豬棒骨的時候,力氣難免有所不足。
這也是蘇奶奶現在不怎麼制作醬大骨的一個重要原因。
今天是為了孫子,才專門制作這一鍋醬大骨。
可是老太太的年齡到底大了,體力也有些趕不上。
翻炒了幾下,就累得氣喘籲籲的。
最後,還是梁秀完成了翻炒的工作。
梁秀年輕,這幾年跟着蘇奶奶,也學了不少手藝。
“老三媳婦啊,不服氣不行,我年齡到底大了,以後這些就要交給你了!”
蘇奶奶感慨地說道。
梁秀一面翻炒豬棒骨,一面笑着說:“娘,這餐廳可離不開您嘞,我還不行!”
梁秀對于自己學習廚藝缺少靈性這一點,也很無奈,但勤學苦練能做到,靈性這個方面還真是很難做到。
“你做的其實已經很好了。”
梁秀屬于典型的那種天賦不夠勤奮湊的人。
這一點上,蘇奶奶還是很欣賞的。
就憑着梁秀這勤奮勁兒,将來也必定能有所作為。
“娘,都是您教得好。”梁秀笑。
“以後,掌廚的事情就交給你了,我在一旁看着。炒制得差不多了,老三媳婦,加清水,再加老抽、胡椒粉、香料包。”
蘇奶奶坐在一旁一面與梁秀說話,一面指點着梁秀。
梁秀雖然對婆婆忽然說要讓自己掌廚這個話很彷徨,但婆婆年齡确實越來越大了,皺紋深了,頭發也白了。
總不能讓老人家一輩子在餐廳裡忙着。
這些時候,梁秀和蘇老三兩個人也會偶爾說起這件事。
看出了兒媳婦的躊躇,蘇奶奶笑。
“你也别擔心,這兩年我還能來餐廳裡指點你,有個兩三年,你的手藝在京城立足沒問題。”
蘇奶奶說完之後,又道:“我們還可以雇個廚師,廚房裡這些事,隻要是用料沒問題,用心做出來的飯菜就不會太差。”
蘇奶奶這話,确實是良心話。
很多餐廳為了節省成本,選用的食材可能都是别人丢棄不用的。
尤其是包子這一類餡料制品,更是容易出現這種問題。
但壹鳴閣餐廳在這一方面從來都是精益求精,不是頂好的食材都不用。
蘇奶奶總說,人要掙錢,也要不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