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安動作很自然地盤腿打坐,心底開始回響起了數十章經文。
“你所知經文略有不對,此為原本。”
李平安精神一振。
雖然他還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過了這一關,但機緣在前,自當全力握住!
于是靜心感悟,将這數十章經文細細記下。
漸漸的,他陷入了更深沉的悟道狀态,物我兩忘、抱元歸一,外物盡抛諸腦後。
過了七日光影。
女娲已回返聖母宮,并未在此多等。
李平安身周湧現道道仙光,道境竟突破了一階,而他背後緩緩浮現出了一張淺淺的太極圖虛影。
他緩慢睜眼,目光清澈如古井,眼底依舊帶着幾分思索。
“感悟如何?”
太清老子嗓音傳來,李平安如夢驚醒。
老子道:“你後續還有征戰之事,不便長久悟道。”
李平安忙起身,恢複做道揖的姿勢:“謝師伯祖傳道!”
“善。”
老子微微颔首:
“你與你父之跟腳,吾知曉些許,此事不與你為難,今日你既來此地,吾當有三問。”
“請您示下!”
老子問:“既為天帝,當有何為?”
李平安仔細思索,慎重斟酌,想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方才回答:
“當為生靈遏天道,當為萬靈求生存,當為天地添正氣,當為邪魔降天罰!”
老子又問:“善惡可存于一心?”
李平安繼續思索,這次過了大半個時辰,方才答道:
“善惡既存于一心,又非存于一心!
“于生靈計,性善性惡源于心之所選,行善行惡于本性并無直接關聯,性惡者可約束自身,性善者也可自我放縱,是故生靈善惡應論迹而不論心。
“善惡之念存于生靈心間,但此生靈是善是惡,當由律法而定!”
老子緩緩點頭,給出了第三問:“天帝若錯,誰人可罪?”
這個問題,讓李平安站在那想了很久。
這問題答案也是五花八門,比如建立完善的監督制度、天帝犯法與凡人同罪、天規淩駕于天帝之上,等等。
但話到嘴邊,李平安又覺得,這些都非合适的答案。
律法不可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