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第8頁)

  “咱們為何要修新府?

  “每兩年朝歌城就會有使者前來,他們來了以後,總要有個落腳之處,那新府邸就是給他們修的。

  “等大王的使者到了,再給他們安排一些美人,送給他們一些美玉和寶物。”

  姒莘歎道:“夫君,你明明恨極了他們……”

  “夫人如何說這般話?”

  姬昌皺眉道:

  “先父與先王隻是被賤人挑撥,彼此有了誤會,先父雖被先王誤殺,卻也是因我周國此前讨伐無度、兵戈太盛,非先王之過。

  “我繼位而今,當以先父之過失時時警醒,對如今的大王何敢有怨言?”

  姒莘歎道:“這是在我這,是在家中,你何必如此小心。”

  “這是我的本心話。”

  姬昌嗓音變得溫柔了許多,低頭擁着姒莘,泡腳的水已有些涼了,他卻渾然不覺,隻是對着窗外發呆。

  先父被先王誤殺?

  李平安的元神小人兒掐指推算,随後就知曉了此間事情的始末。

  這事啊,倒也不用從開天辟地開始說起。

  周國,源于羌族的一支。

  何為羌?

  在商國的文字描述中,在西部、北部、西北部遼闊土地上的遊牧民族,大多被稱之為羌。

  西之羌,東之夷,南之蠻,北之寒,乃商國自古而來的主要敵人。

  羌部落還沒有自己的文化體系,古文字也已失傳,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沖突讓兩邊積怨很深,彼此連年征戰。

  商号稱八百諸侯國,這個數實際上隻多不少,為了抵禦四方部落,于是在東西南北四個大方位扶持起了四大諸侯。

  這四大諸侯成型有早有晚。

  東伯侯姜家勢力最強、背景最深,與商國王室關系密切,被稱之為八百諸侯之首。

  現如今的東伯侯為姜桓楚,威望最盛。

  南伯侯鄂家、北伯侯崇家也都是發家較早,是屹立于大商土地上數百年的家族。

  西伯侯姬家發家的時間較短,周立國雖遠,卻一直都是小國,還因自己是羌人出身而有些‘自卑’。

  每次諸侯聚會,周國國主都隻能坐最偏遠的位置。

  姬昌的父親姬曆,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又稱季曆,算是周國興起的最大功臣。

  季曆繼位前,周國已經在商國那邊接到了一個重要的差事。

  這個差事可不是誰都能做的。

  羌人部落大多都十分兇蠻。

  羌人出身的姬家,對西北域外的地形和氣候十分熟悉,他們有着一套克制羌人遊騎的‘步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