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第1頁)

  “啊?燒了?”

  “不然?”李平安輕輕挑眉,“我是想給自己點鞭策,現在就著書,老了幹嘛?”

  姬發點點頭。

  老四說得對啊。

  “我這就去給你找院子!”

  “诶,給我去鬧市找個普通住處就可。”

  “為何?”

  “我要觀察百姓黎民,尋找治世牧民之法,”李平安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以便稍後更好輔佐大哥。”

  姬發不由肅然起敬,扭頭就開始風風火火地忙碌。

  李平安對着空氣發了會兒呆,随後伸了個懶腰,等待一場大雨,等待雷暴天氣。

  姬昌在朝歌城的好日子,估計快到頭了。

  周與商的博弈,看似是臣與君的博弈,實際上是新崛起的方國與舊方國的博弈,也是周國文化與商國文化的碰撞。

  當然,這年頭的文化,主要體現就在于祭祀之事。

  凡人未開智,書籍傳播有限,一切都要循序漸進。

  又過大半個月。

  一場雷雨,李平安在姬發的安排下離開了地牢。

  身形偏瘦、皮膚過于白皙的他,躺在涼亭中,身着華服、面色紅潤,身周還出現了幾朵靈芝——其實是姬發偷偷搞來的。

  等府中護衛發現姬旦,大驚失色、奔走高呼,整個西伯侯府立刻熱鬧了起來。

  半日後,西岐城傳的沸沸揚揚,言說西伯侯四子姬旦自天界回返。

  在姬昌的授意下,李平安還親口對周國的大臣們講述了天界的情形,重點就是說,天界神明大多已經不管下界之事,他們喜歡喝酒、享樂,并逐漸與天地相融合。

  這其實是姬昌在借姬旦之口,嘗試動搖商國祭祀文化的根本。

  李平安也沒去推算這事後續會引發什麼波瀾;

  他反正都是按姬昌說的辦,做了姬昌安排的事,完成了姬旦的‘任務’。

  其實李平安用腳指頭猜都能想出來。

  進入了朝歌城、仔細觀察了商王室的姬昌,已經漸漸沒了當初的那份恐懼,他開始思考、開始謀劃,該如何報殺父之仇,該如何讓周國對商國取而代之。

  六十四卦之中隐藏的那份謀略之火,而今已開始不斷燃燒。

  果不其然。

  姬旦之事,在三個月内傳遍了小半個商國,西部諸侯幾乎人人都知,南部、北部的各路諸侯有所耳聞。

  ‘天界的神明大多都是在享樂,不太會看人間發生了什麼,他們進入天界後也不會多在意凡塵的子孫,而是作為神明去掌管風雨雷電。’

  ‘神是沒有人性的,不會因為人的喜怒哀樂而喜怒哀樂。’

  ‘神靈在乎的不是供奉多少東西、供奉多少人,就算供奉再多的人與祭品,該降下災厄的時候也會降下災厄。神靈在乎的,隻是如何讓四季輪轉、日月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