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第7頁)

  十字斬、倒斬、破滅斬……

  再睡一夏也開始了連續的攻擊,樓冠甯卻并沒太在意,他覺得這種連擊套路,大神應該很容易就打斷了吧?結果,連擊不斷,斬樓蘭卻就這樣一路吃了下來,樓冠甯大驚,這是怎麼回事,是在賣血嗎?

第九百三十章

計算無用

  兩個非現役職業選手的狂劍士,打出的場面似乎比職業聯賽裡的還要難懂,樓冠甯一時間都有些琢磨不透。狂劍士賣血并不稀罕,但大神此時這種賣血,顯得特别不專業。沒有人說為了提高攻擊,所以就站在那讓對手把生命砍得低一些的。賣血,就當像大神方才那個沖撞刺擊碰沖撞刺擊的選用一樣,有計算,有目的,配合着技能交換,從長遠上能賺回對手更多生命時方才使用,尤其是一對一的時候,更該如此。

  或許就在等什麼合适的時機,破掉連擊直接反攻吧?

  樓冠甯隻能如此猜測了,于是他開始用這樣的眼光去尋找機會。很快樓冠甯眼前一亮!

  這一擊機會太好了,可以強行用血影狂刀破開,直接乘勢反擊,就是這裡了吧?

  樓冠甯腦中念頭飛快一閃的功夫,中招,斬樓蘭再一次中招。

  為什麼不用?樓冠甯納悶了,多好的機會啊……結果忽然間,樓冠甯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用血影狂刀強行破開反擊,這确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這個時候,斬樓蘭做得出這種選擇嗎?他的血影狂刀,怕是正在技能冷卻中吧?

  于是瞬間樓冠甯完全回過神來了。

  再仔細回憶之前再睡一夏的攻勢,樓冠甯更是清晰地意識到,他所以為的那些可以破掉連擊的地方,隻是理論上的可能。實戰當中,這些有銜接,正好對應了斬樓蘭的冷卻技能,導緻無法被破。大神不是在賣血,而是真的陷入了被動。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時候并不是絕對。有些細節的東西,若非實戰中的選手,都會很容易忽視,這種時候,其實是當局者清,旁觀者迷才是。

  在看清了這一點後,樓冠甯也立刻意識到,大神的被動可能也差不多快要結束了。技能冷卻那也不是無休止的,在利用完血影狂刀的CD後,斬樓蘭的技能已經全部蘇醒。但是能算準技能冷卻打出如此連擊的再睡一夏,又豈會掌握不到這一點?一擊之後,再睡之夏也是迅速開了狂暴,一波宛如之前斬樓蘭的那套力求穩妥的連擊,持續了整個狂暴狀态,以一個大招收尾做結。

  28%!

  再睡一夏這一波攻勢,居然直接帶走了斬樓蘭28%的生命。因為之前被斬樓蘭連擊奪去15%的生命,倒是讓他在血氣喚醒的作用下,擁有了更強悍的戰鬥力。再加上做出的攻擊遠比當時斬樓蘭要多,他這一波攻擊,傷害高到駭人。

  樓冠甯不由得有些為大神擔憂了。再睡一夏這一波攻擊,計算之精準,已經徹底證明了他絕對是一個頂尖高手。狂劍士的水平,穩在自己之上。這樣算好了對手技能冷卻完成精準打擊的連擊套路,樓冠甯自認目前還無法做到,尤其是面對大神這樣的對手,更無可能。

  樓冠甯各種心思,但戰鬥卻一刻都沒有停歇。受到巨大傷害的大神,也在第一時間就操縱着斬樓蘭進行了反擊。

  同樣是搶技能冷卻的機會!

  樓冠甯這下就看得很懂了。這種打法,他也是明白的,但是無法想象可以像那個再睡一夏一樣利用到極緻。他那一套連擊,把斬樓蘭冷卻的技能像是一個又一個的漏洞一樣排着隊利用了過去,效率之高,匪夷所思。

  這人能做到,大神應該也可以吧?

  樓冠甯無比堅信着這一點,但是卻忽略了能做出這種事的再睡一夏,又怎會不防備着這種事?兩位狂劍士再次戰成一團,沒有像樓冠甯想象的那樣由大神迅速占據主導。打得一直特别狂野的再睡一夏,在取得這樣一個明顯的領先優勢時,突然變得保守起來,以守勢為主。

  兩個角色,又開始了技能交換帶來的生命下降。

  此時再睡一夏生命更多,斬樓蘭生命雖少一些,但因為血氣喚醒的存在,攻擊力更強,如此一來技能交換的情況就更加複雜,如何抉擇需要相當精準的計算不可。

  然後兩人的戰鬥節奏卻依然極快,似乎都不想給對方仔細計算的時間一般。血花中,兩個角色的生命在下滑着,旁觀者紛紛在用數據的變化計算着二人的技能交換誰虧誰賺。

  大神略賺!

  這是樓冠甯計算所得,他之前為計算耐久損失開了計算器,後來被戰鬥吸引直接忘了關,現在特别順手地拿來就算,結論出得最快。

  隻是,這個略賺還不夠啊!因為大神的生命值處于弱勢,照這樣的幅度交換下去,最後倒下的依然還會是斬樓蘭,除非突然又有什麼機會能打出一波帶走生命5%以上的傷害。但以目前兩人的謹慎,這樣的機會恐怕誰都難有。

  樓冠甯焦躁,又看了一會兒,突然發現兩個角色生命的下降并不符合他的預期。樓冠甯茫然地又用計算器計算了一番,發現确實和之前自己的計算有出入。愣了愣後,樓冠甯很快反應過來。這是因為戰鬥的是兩個狂劍士。生命的下降,攻擊力不斷改變,所以技能交換比起一般職業來說要複雜的多。這場對決,除了考驗雙方的意識和操作,更要考驗計算力。

  但是以這二人的戰鬥節奏來說,像樓冠甯這樣以算術的方式來精确計算恐怕是很難做到的,所以這種時候,起作用的,恐怕還是經驗和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