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商關民楞了兩分鐘才疑惑的說,“這就完了?”
我道:“商總,采訪的話不在多,而在精。接下來我們還會做筆錄的。”
“哦,那行吧,”商關民尴尬的笑了笑說那走吧,我帶你們去轉轉,方便你們寫文章。
這活持續了小半天,中午商關民要留吃飯,被我找了個理由拒絕了。
我告訴他,等文章寫好了會郵寄回報社,到時就能起到宣傳作用了。
回去的路上,豆芽仔牛逼哄哄的說,“你們以後别叫我豆芽仔了,叫我陸記者吧。”
小萱笑死了,她說你就是個小學生,叫豆記者算了。
這事歸根到底是因為那時還沒進入網絡時代,地方消息閉塞,否則要是能百度一下,我們分分鐘完蛋。
那個收音機前幾年還在,後來我搬了幾次家不知道丢哪了,否則還能放放豆芽仔的聲音。
第28章
完犢子了
有句老話說“不管天南地北,買的沒有賣的精,”這句話不全對,那幫過來看貨的,一個比一個精。
秦興平找來兩個,把頭叫來一個,這三人都算有錢的古董商,他們分别叫王如海,劉元甯,還有一個女的也姓秦,叫秦娟。
都是以前合作過信的過的人,要不信任也不會叫人大老遠跑來銀川。這幾個古董商都是老手,他們對買家叫這麼多人過來看貨的做法并沒說什麼。
那天所有人都在場,把頭一次性拿出了很多東西,阿育王塔沒拿,這東西看情況要留到最後壓場用。
王如海五十多歲,一口的山西口音。他拿起玉熊看了眼,笑道:“東西可以啊,我莊子對口,這個小玩意各位就先讓我吧?”
那兩人點點頭,沒說話。
王如海抱拳說了聲謝謝,轉眼看向把頭。
這裡把頭玩了個小把戲,他和王如海談價的方式叫新式袖裡乾坤,也叫乾坤袖。
以前老式的乾坤袖都是用袖口擋着,買家賣家握住手後不松開,若是買家伸出一個手指頭代表出一塊大洋,如果賣家不滿意會往下壓下胳膊,意思是請你重新出價。
這時買家加到兩根手指,如果想要表示這是我的最高出價,買家會故意咳嗽一聲。如果賣家接受了這個價格,會樂呵呵的伸出那隻手雙手握手。相反,要是覺得價低了,就會松開手搖搖頭。
手藏在袖子裡,這麼一來,其他人不會知道買價賣價。價格保密,對以後在轉手這件東西時有幫助,乾坤袖也算是老古董行裡的一個文化縮影。
新式乾坤袖隻是套了一層皮,沒有老式的那種殺價味道了。
具體是雙方見面交易,手機談價。古董商王如海看重了西夏河磨玉玉熊,他心裡價格是一萬,所以給在手機上打了個一,把頭當然搖搖頭,意思是不行。
他删掉一,打了個二,把頭還是搖搖頭。
王如海一咬牙,打了個三,然後他就把手機扣轉了,意思是最高價。
把頭覺得差不多可以出,因為我們原先預期的價格是一個到兩個,現在已經出到了三,于是把頭又把他手機翻過來。
二人相視一笑握了握手。玉熊就這麼出手了,此時要是有外人問起:“王如海啊,你花多錢買的。”王如海會笑着說,“我花八萬買的。”
那個叫秦娟的中年女人手筆很大,玉熊他沒看上,但是銅印章和空行母佛被他搞走了,這個印章我後來沒聽說哪有消息,但鎏金空行母後來上拍了,這女的死賺。
劉元甯拿走了玳瑁扣闆和一大堆帽冠花銅雜件,銅雜件他回去以後要做處理分類,他會把價格最高的車馬件挑出來,繞後是服飾件,最後是生活件,我覺得那堆雜件,光服飾件就能頂上價格,我們事先不挑是因為我們是廠家,他是分銷商,大老遠跑來,要讓人有的賺。
這三個人也猴精猴精的,他們都心知肚明,把頭還藏着大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