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是,洛陽鏟受到阻擋,土層中又打出了那種灰白色的粉末。
把頭深吸一口氣,開口道:“來了,是大墓。”
“如果我沒猜錯,這是極罕見的灌漿墓,墓主一定非富即貴。”
豆芽仔就是個二愣子,他就聽到了把頭最後一句話:“墓主人非富即貴。”
“那還等什麼!别吃了!趕緊開始挖啊!”豆芽仔說完就要找鏟子。
把頭臉色一變,他阻止豆芽仔道:“豆芽子,不要着急,我們現在要确定,是全灌漿墓還是半灌漿墓。”
“如果是半灌漿墓,說不定我們還有機會。”
“如果是全灌漿......那就不用費力氣了,它是無解的。”
我聽的臉色一變。
絕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是灌漿墓。
灌漿墓也叫“灌漿葬”,這是古代人為了防盜,用的一種自殘式葬法,多見于明代中早期,從明代後期開始就絕迹了。
目前公開知道的,隻有泰州有發現過灌漿墓,在就是揚州寶應縣也有發現幾例。
以前的古墓防盜手段,大緻有以下這些。
翻闆,斷龍石,鐵灌頂,積沙,積石,水銀,天火,自來石,儲水墓,塞門刀車,鐵索吊石,其中積石墓見的最多,積石墓從上到下分四層區域,頂石區,貼頂石區,碎石區,卧底石區。
單論防盜效果,上述這些比起來灌漿墓,全都瞬間黯然失色。
這種葬法說白了,它就是個弟弟行為!
第43章
商量辦法
“怎麼樣?定準邊線了沒有?”
一直幹到了天色擦黑,把頭問我。
“邊線”是行話,意思是用洛陽鏟探明古墓葬的邊界形狀,以此為來确定,這是個長方形墓還是正方形墓,
我擦了擦汗說:“應該差不多了,長34米左右,寬17米左右,這可真不小啊把頭,西夏的皇陵才多大。”(對比中原,西夏墓普遍小。)
把頭順着我探明的邊線,向西北方向走了十幾步,然後拐了個彎,又向中間走。
把頭停在中間說:“根據我的經驗看,我腳底下大概就是主墓室位置。”
“雲峰文斌,你們就從這裡,開個一米洞。”
把頭說完微微搖頭:“希望老天爺保佑,别是全灌漿墓,最好是半灌漿墓。”
得了命令,我們馬上幹。
我收回我前頭說的話。
在這裡幹活并不是肆無忌憚,隐患還有個七月爬,七月爬和沙漠裡養狗那個一樣都是黨項人,我們現在就相當于刨人祖墳。
8點半左右,我們挖了個直徑一米,徑直通向地下的盜洞。
我站在盜洞底部,用手電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