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第6頁)

我站在盜洞底部,用手電一照。

頓時心驚膽戰!

全都是灰白色的水泥.....哪哪,都是水泥。

不見?歡ケΧィ?不見青石墓磚。

凡入目之處,全是凹凸不平的水泥。

看到此景,我們心底的那一絲僥幸,破滅了。

把頭面色失望,他搖頭探道:“哎.....不見棺材不落淚,怕什麼就來什麼,能确定這就是一座全澆墓,你們上來吧。”

豆芽仔用力向下一捅鏟子。

隻聽“铛的一聲!”冒了火星子。

豆芽仔不服氣,大喊:“把頭!總得想個辦法!我明明都聞到肉味了!光聞味兒卻吃不着怎麼行!”

“嗯......你們先上來,喝口水再說。”

小萱生了火堆,我和豆芽仔從盜洞爬上來,衆人圍坐在一起商量,看看怎麼辦。

把頭先告訴了我們他的想法,我聽的心頭一顫。

這是西夏哪位顯貴葬在了這裡?墓主絕不是普通人。

“半澆墓”,我這麼形容。

古代的水泥成分一般是黃沙泥,石灰,糯米漿。

在主墓室放一具棺材,然後用五塊兒硬木闆将棺材圍住封死,可以想象成,給棺材打了一個封閉木架,然後在最上頭開一個洞,将大量水泥灌下去,用水泥将整個棺材封住,重達幾噸。

寶應縣和泰州的那幾個墓,就是這樣式的。

當年考古隊想打開也廢了老鼻子勁了,棺材沒有棺材樣,整個就是一個大水泥坨子!

一般的小吊機都吊不起來,得上大吊機才能從墓室裡吊出來。

“全澆墓”,不單是指水泥封棺材,而是指用上百噸的水泥,将整個直徑三十米的墓室,全都灌滿封死。

棺材,陪葬品,各種東西,全都封到了水泥裡。

沒有墓門,沒有墓頂,沒有天井,就是一個長30米,巨大的長方形水泥塊兒。

這怎麼開?

都想想,這怎麼開?

怎麼進去?

對付積石積沙墓的辦法是挖橫井,可現在不好使了,我們已經确定,否管從哪個方向挖橫井,最後都是碰到水泥。

刀槍不進,水火不侵。

比烏龜殼更像烏龜殼,所以我才會說這是弟弟行為。

此時魚哥想了想,皺眉說:“把頭,我們要是用炸藥怎麼樣?把它炸開!”

把頭馬上搖頭:“墓裡的棺材陪葬品都和水泥混在了一起,如果用炸藥,就算僥幸能炸開,陪葬品也會全炸爛,那樣就失去了它們的價值。”